目前分類:[書,輯] (2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蘇珊葛雷

建築大師


每位建築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有特別崇拜的對象。但是很少有機會讓他們把當年受到影響的過程表現出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成名的建築師回顧過去,把經驗款款說出,頗發人深省。本書給我們機會去了解他人的判斷方式,也就是提高我們的辨識力。……這是一本有故事、有憶念、有評論的好書,可以在輕鬆的閱讀中得到啟發。

本書特色

二十四篇專文深入探討建築界的影響與靈感

《科比意》《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嬉遊城市光影間》《上了建築旅行的癮》《建築,在旅行的路上》《世界經典捷運建築》(木馬文化)


BA0168

No Logo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

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川拓司的這兩本小說相當好閱讀。

現在很想見你已經被改拍成電影,當時跟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在台灣引起一陣討論。不過就小說版的現在很想見你,跟電影有著一段差距。像是小說是住在公寓裡頭,但是電影裡頭並不是。電影裡頭出現的醫生在小說裡頭是個老師。

不過我認為電影的改編算是相當的成功,有保留原著的菁華,但是更能夠讓人熱淚盈框。

至於戀愛寫真這一本書,是市川拓司在看了已經上映的電影戀愛寫真之後,有感而發寫得全新創作,因為我沒有看過電影的戀愛寫真所以我不甚清楚差異性以及相似性。書所描寫的就是校園的純愛,純純的愛,是大家都有可能會遇到的那種三角戀,但是又參雜了一點市川會運用的超真實的筆法。

在戀愛寫真一書中,女主角因為談了戀愛而開始轉變成大人,在那之前身體都是小女孩的樣子,但是也因為戀愛讓他的生命在結束,故事說就像是浮游一樣。那麼現在很想見你就運用了去到未來的概念,直到約定的那一天則是有點未來少年的意味。

雖然是如此,但是關於人最美麗的情感,愛,的鋪陳描寫卻可以令人著實感動,這是我欣賞他作品的重要之處。他的小說好讀好懂,滿推薦的。



閱讀結束:

現在很想見你

現在,很想見你

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有個叫阿格衣布的星球。
離開這個世界、被思念著的人,都住在阿格衣布星上。
我最深愛的澪,現在就在那裡。

在澪即將離開我和佑司,啟程往阿格衣布星的一個星期前,她曾對我說:『下一個雨季來臨時,我會回來看你們好不好。』

我決定,在她回來前,要堅強起來。

雨季即將到來的這一天,天空籠罩著厚厚的雲層,空氣裡有雨的味道。
一如往常,我帶著佑司,去以前我們常去的森林。

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雨終於下了起來,朦朦朧朧裡,我看到了一個熟悉又令人懷念的身影。慢慢向她靠近,佇立在那裡的她逐漸清晰。


戀愛寫真

戀愛寫真

在邂逅的這一瞬間,她就愛上了我。
背對著鏡頭緩緩離去的女孩,在那一刻已經墜入愛河,所以,我才能拍出她如此幸福的背影。這張照片,就是我們的戀愛寫真。
從第一張照片開始,靜流就深深吸引了我。
這是她給我的私人信函,是愛的表現,是愛的訊息。

超越時空,我們面對面,彼此凝視著對方。
她站在鄉間小路中央,洋裝裙襬被風吹得婆娑起舞,她用柔和的視線看著鏡頭。這張照片應該是在法國拍的,跟我最後見到的她沒有改變多少。
她摘下了眼鏡,長髮隨風飄曳,嘴唇微微張開,好像要說些什麼。
那模樣勾起我的思念,讓我產生錯覺,以為聽到了靜流的聲音,我彷彿聽見她喚我的名字『誠人』!

於是,我豎耳傾聽……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0005537

摘:

如果一切與生活有關的事物,都能夠拋擲進垃圾處理室去,生活變的像是玻璃製品一樣光潔晶瀅的話,那該有多好呢??

這些話像是落葉一般,一句句的在我和病床間紛紛掉落。很想收集拾起,卻不知該如何著手。

夜的陰暗粒子,漸漸變粗變大,開始將日光的溫度吸去。一到了這個時候,握總會有一瞬間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到底是開還是閉。一邊在屋子裡搜尋著所有該存在的物件的身影,一邊確定可以判定自己是正常的理由。

在靜謐中,黑夜的濃度加深,連影子的輪廓都幾乎遮蓋住了。電車的搖晃聲,小孩的哭叫聲,輪胎與地面的摩擦聲,單調的警笛聲,這所有的聲響全部都交融在一起,在昏暗中沉澱著。我有些慌張眨了眨眼,沒想到反倒使得黑暗更深濃,直逼我的雙目而來,頭開始暈眩般的搖晃著。看來,能夠證明自己正常的一切,不但是了輪廓,還無所依附的流瀉遠去。

我也是吧!!但我會假設自己是處在延期償付的狀態,對於自己到底是怎麼定位,先延後處理嘛!!因為現在還沒有肯定的答案阿!!不過那份不安,有時候感覺還挺不錯的喲。

所謂的真實,到底在哪裡存在呢??既像你說的,我們憑藉著自己確信真實的時間,感覺,觀念,玵將祖母區隔在外,讓他到新天地去,和我們的現實世界隔離。而我們所確信的現實,說不定是被包圍在更大幻想中的虛無。當祖母帶回來堆積如山一般的大波斯菊,還散的滿屋子都是的時候,奈奈子對祖母的異常感到無比恐懼的同時,一定也會有真正瘋狂的人說不定是自己的想法吧!!正常與異常,真實與幻想的界限,是這樣的模糊不清,看來,誰都沒有辦法做決定的。


======================
閱讀結束。純白的渴望

內容介紹:

  《純白的渴望》一書收錄「海燕」文學新人賞得獎作品「芥川獎」參賽作品「完美的病房」,及「毀滅黃粉蝶的時候」。

  「完美的病房」說一位照顧臨終弟弟的姊姊,因為對幼時母親精神狀態異常的舉措的厭惡,開始對純白乾淨的無機病房及謙和幽雅的弟弟產生近似病態的戀慕:是描繪溫柔與食慾不能兩立的的佳作,進入主角內心創造嶄新的文字結構。

   「毀滅黃粉蝶的時候」則敘述與患有癡呆症的祖母同住的年輕女孩,因不耐照顧祖母,遂決定透過男朋友的幫助,將祖母送至「新天地」這個具反諷意味名稱的安養院,卻因獨處在祖母曾生活的空間中,竟開始覺得「也許不正常的是自己」,而在迷失自我真實虛幻的意識之下,卻因此懷了男友的孩子,他卻毫不知情。…… 兩篇風格迥異的故事,一樣令人激賞的作品,引領你碰觸最深層的內心世界。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究竟什麼是BOBOS?撇去聰明善辯一如廣告文案的這個複合名詞:布爾喬亞的波西米亞人,它是美國戰後嬰兒潮在當權者仍然保守反動的六七0年代成長,經歷了革命與搖滾樂,然後進入他們曾經反抗或視而不見的資本主義社會後,所呈現的一個集體面貌。

他們在妥協或適應的同時,仍堅持著反抗的精神。資訊時代的快速來臨,帶給這些高學歷知識份子創造的高度空間與財富的快速累積,於是他們發展出一整套不同於「傳統美德」的自我展現的方式。這條曾經被冷嘲熱諷化約成「從嬉皮變成雅痞之路」,有它截然不同於過去任何世代中產階級的生活價值與歷史經驗,即使其中有虛矯自戀的成分存在,那些虛矯自戀將亦是脫胎自嬉皮時代的類質產物。


布爾喬亞 和 波希米亞 的新族群 - BoBos

波希米亞 (Bohemian)一詞來自法文的 "bohemiens", 指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一群反文化的年青藝術家. 話說18世紀末, 畫家只是在社會中下層的一種職業, 也是為上流社會工作的工匠, 他們並沒有自由創作的空間, 沒有多少學識, 也沒有社會地位. 他們以販賣藝術品為生. 正因如此, 一班年青的藝術家在19世紀初聯合起來發起了一連串的運動, Romantic Movement, 去獲取大眾對他們的專業的認同. 他們亦成為了最早期的波希米亞族.

<�早期的波希米亞族 by Thackeray> 現代的波希米亞族群喜歡藝術, 文學和音樂, 經常性地反潮流, 或喜歡自由地發表他們對生活的觀念, 亦不受傳統的思想所約束. 換言之, 他們喜歡另類的生活模式, 崇尚自由解放, 而他們多半是藝術家和知識份子.

至於布爾喬亞 (Bourgeois), 就是馬克思口中的資產階級. 他們在大企業內工作, 生活細節一絲不苟, 腳踏實地的做人. 他們捍衛傳統和中產階級的道德觀, 也就是 80年代的積極進取的典範.

到了 21世紀, 年輕的一群, 大約由 25 到 40歲左右, 無論在心態, 處事方式, 工作態度和消費模式都在不斷的調整和修正. 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新的階層, 他們既不是波希米亞族的嬉皮放浪, 也沒有布爾喬亞族的古板, 他們是兩者之間的混合, BoBos. 這些認同資本主義制度, 卻懷有社會主義理想的菁英份子, 個人品味表現得很偏執.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0266403

主要的故事內容就是相戀八年的男人,因為喜歡上一個叫做華子的女人,所以跟女主角梨果分手了。沒想到華子跑到梨果的住處說要跟她一起分租,開始了兩個人同居的日子。女主角常常透過電話跟前男友連絡,剛開始會藉由跟華子有關係的話題溝通,漸漸的女主角業開始學會了遺忘。

梨果一開始只是裝做不在乎的接受,但是心裡頭卻痛的難受,更因為華子住到家裡頭心理產生許多沒有辦法處理的情緒,但是漸漸的她開始的也喜歡上華子,甚至因為華仔的離開感到寂寞,雖然她還是進行著她一般的日常生活。

她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就好像是冷靜與熱情之間一樣,維持的生活習慣。身邊的朋友都跟華子有關係,被華子稿的團團轉,既使是如此,她也漸從的平淡的日子當中走了出來,體認到交往八年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的事實。

正如介紹所寫的:無法恨得透徹,也無法瀟灑得分手,只能靜靜地面對愛的失落、孤獨和死亡。然而不知不覺間,她發現自己已然接受、克服,並且時間的流逝中找回了自己。

我想故事所要談的很大部分就是時間能夠治癒一切,在後記裡頭江國寫到:同時,這也是個不夠瀟灑的心的故事。不夠瀟灑的心,就是指充滿留戀,執著和惰性的愛情。梨果的戀情的確就是如此,但是在故事的結局,她走了出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了這一本書,心裡頭有滿滿的感動。真的很厲害的作者,當初我看現在很想見你的電影的時候就覺得超感動的。現在看完了這一本平凡家庭的故事,好幾次都眼眶泛紅,真是太好了,我一直在找這種可以哭一下的小說。我喜歡看書看到哭,我不會覺得有啥好難為情的,那是很真實的。

書中以故事與父親的書信做為兩段式的敘述,故事本身是現在,爸爸的書信寫的是關於主角弘海小時候的事情,交織成為故事的主體。跟現在很想見你一樣是帶有科幻性質的作品,但是正如介紹所寫:內容雖然再度以純愛為號召,不過書中對親情的深厚與綿長,較諸《現》書有更多著墨,堪稱是部「癒療系」小說。

書裡頭的平凡家庭,從媽媽,女兒,爸爸,弘海,在市川細膩的筆觸之下可以感到一股溫暖以及滿滿的愛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發散。媽媽的愛擔心,爸爸的寵溺,聰明且早熟的妹妹,隨著故事成長漸漸獨立堅強的少年,帶著溫和的好個性。我個人認為這也是一部好適合拍成電影的小說,只是它是開放式的結局,可能需要修改。

我key上一段我相當感動的部份,不過並非是連續的。這本書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就看完了,並沒有很多,但是很值得再三回味。大推。

摘:
===============================

所幸爸爸的工作總是定時結束,夏天甚至在天黑前就可以回到家盡量幫媽媽忙。幫你洗澡(你真是個愛洗澡的寶寶),擦痱子粉,再把你塞進乳黃色的連身背心裡,然後放在爸爸的肚子上。你愛爸爸的肚子勝過其他地方,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不管你怎樣心情不好的大哭,只要把把仰躺著把你放到肚子上,你就不哭了。那種觸感我想我一被子都會忘不了,因為那對爸爸來說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你臉頰散發的奶味,尤其是你常常吐,所以我想乳臭應該比別的寶寶都還要重吧。還有像棉絮般軟蓬蓬的頭髮,我好喜歡那個味道。彷彿放在樹蔭下一撮稻草的味道,那正是幸福的味道。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受到媽媽的鼓勵,你會大聲的送我出門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怎麼可能忘的了呢??你總是口齒不輕的用沙啞生對我說:「爸爸,我最愛你。」

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直到看不見我的身影為止。有時後轉過轉角,走到前面去了還聽的見你的聲音,叫著:「我最愛你!!」

有一次,我因公到幼稚園附近,曾經偷偷的去探望你。可能你不記得了,畢竟那時候你還很小。

季節是春天。幼稚園裡有小小的鞦韆和溜滑梯,小朋友們都還在那附近熱到的玩耍。但你卻不在那裡。爸爸躲在電線桿後面找你,因為幼稚園不希望我們把你交給他們之後又去探望,而且只要你看到我,一定又會跟早上一樣開始哭鬧。

爸爸很想看你的臉,因為我好擔心你是不是孤單又難過?一直望著地面是不是為了要藏住眼淚?所以我就躲到更近一根電線杆後面,結果,就被你發現了。

當時我真的認為可能有某種心電感應。因為你竟突然抬起頭,比直的朝這裡看過來,害爸爸只得慌慌張張的轉身背對你。

雖然我聽見你叫「爸爸」的聲音,但卻頭也不回的走掉。

「爸爸!!爸爸對不對??」你用你那沙啞的聲音問。

「是我啊!!」你說:「是我!!弘海!!」

爸爸還是繼續走,看著地面假裝沒聽見你的聲音。

「爸爸!!」你大叫。

「我在這裡阿!!看我!!是我!!」

雖然好幾次都想停下腳步,但爸爸還是忍住了。如果當下轉過頭跟你說話,你第二天一定又會像這樣找我的身影,等待那個不會來的爸爸,並且再度失望。

「爸爸-------!」遠遠的你,聲音漸小。

「爸爸!!我最愛你……」

爸爸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當時的聲音。




閱讀結束:
2680094465008

直到約定的那一天

內容介紹:

平凡的小學生身體產生莫明的病痛,只有浸淫在水中世界才能減輕痛苦,然而與少女里沙宿命的相遇,逐漸揭露了奇怪病症的原因,最後的結局出人意表……以《現在,很想見你》轟動日台的市川拓司的最新作品。

這一天起,他開始寫日記。雖然我是在事隔許久之後才看到日記,但那與其說是個人的紀錄,不如說是為了讓某人看的前提之下寫的隨筆。日記第一頁寫著這麼一句話:「終於遇見了。興奮得讓我幾乎喜極而泣。」

我們在潛水池底互相貼近,幾乎碰觸到臉頰。望著里沙的眼睛,我的心臟噗通地發出好大的聲響。水中聲音傳得比陸地還要大聲,這讓我有點擔心,不知道里沙是不是聽到了那個噗通的心跳?可是那時候我卻發現,這個噗通的聲音不僅來自我的體內,我相信連在我身邊的里沙自己都聽到了──

「我們一定有我們誕生的意義,我感覺我好像可以找得到。」多麼強而有力的一句話。曾幾何時,你已經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少年。我得讓他幸福,我心想。當時的心意,還像金星的大氣般炙熱。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的說這是一部關於小狗的小說,故事的背景是定是在創作者之家,這的地方是一個出版社社長別墅,在過世之後變成開放給各種創作者可以來居住的地方。這裡是地處偏僻,被北邊的山,南邊的海,東側的河,西側的沼澤給包圍,還有一片森林。在創作者之家的管理員也就是撿到婆羅門的主角,從用奶瓶餵奶開始細心照料牠,在這個孤寂的小村落中,與小動物已漸漸成為了生命共同體。

這隻小狗的名字就叫做婆羅門。

書裡頭有一些部分是專門介紹這隻小狗的習性,寫的相當生動,活靈活現,可以感覺的這隻小狗狗是多麼的討人喜歡,像是婆羅門的腳步聲,婆羅門的尾巴,婆羅門的睡眠。

當然最後就是婆羅門的埋葬。

故事當中對於附近所埋葬的大量石棺有一番細緻的描繪,但是我並沒有讀出網路介紹所說到不時飄散著死亡的意象。書的字數並不多,可以很輕鬆的讀完這一本書,我想了想,這就是小川洋子的魅力吧。可以這樣對於生活中事物的細緻描繪,卻又帶一點魔幻的意味,就像是秘密結晶裡頭各種消滅的事物一樣,那些事物都是生活裡的平常事物。

這一點在生動的呈現出可愛的婆羅門上面是相當的明顯。


閱讀結束。婆羅門的埋葬

0010308743


內容介紹:

故事敘述「創作者之家」(藝術家進駐此地創作)的裡一個管理員,在初夏之際,偶然間撿到一隻受了傷的小動物,取名為「婆羅門」;但夏季結束時,「婆羅門」 卻意外死了。故事場景雖然發生於一個旁有古代墓地、彷彿位於生死交界上的村莊,不時飄散著死亡的意象,但因作者清爽自然的筆法,讓這部談論死亡的作品散發 不可思議的明朗感。

喜歡小狗的讀者一定會對於書中描述的動物日常活動感到心有戚戚焉。作者非常細膩又幽默地描寫小動物喜歡啃咬、沒安全感等讓人好氣又好笑的習性。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出處: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product.asp?book=1111CA066&pageMode=abridgement#1

我是個三十多歲的單身女性,生活在台北。我的朋友也多半如此。我們人生的困擾很多,多半與婚姻無關。除了憂國憂民之外,我們的困擾大概可以分成三類:體重,工作,錢——或者花錢。當然,我們也擔心各種關係,人際、家庭與自我。

這些問題,是二十幾歲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的。然而我們也就這麼順理成章地面對了,真是謝天謝地。


我還記得,二十歲時看了大島渚的經典電影《青春殘酷物語《,故事描繪一九六0年代日本的學運年輕人普遍共有的焦躁和憤怒。當時尚年輕的我對於「青春到底如何殘酷」這個問題始終似懂非懂,年輕的反抗不就是充滿激情和理想嗎?我私下這樣想著,並且無法認同片中隱隱的、冷徹心扉的無情、挫折,還有殉死。

那個電影看得我直打寒顫,全身哆嗦,想吐但是吐不出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出處:關於單身

相關網站:傑維恩愛說故事
========================

有一次剛下過雨,我們忙裡偷閒看了場電影,但是我要提的不是電影,是單身。

你是否發覺了,電影院裡出現最頻繁的族群就是情侶,看電影儼然已經成為戀人的專利了。

你是否還發覺了,絕少數的人是一個人去看電影的,不過我就是習慣一個人去電影,而且是散場電影。

單身去看電影是異樣的,喝咖啡也是,上義大利餐館也是,這個差勁的世界以異樣的標籤貼在單身的人身上,這個社會持續保持某種不平等的態度來看待單身。

有一回聖誕節,我裹著大衣獨自上義大利餐館,當時的服務人員當面就拒絕我用餐,理由很單純,因為我是獨自一人前往,店家不願意用兩人座位作一人生意。

所以單身的人是格格不入,特別是節慶來臨時。

在美國的一些州法律裡,有的明文規定店家不得拒絕單身客人,而反觀台灣呢?為什麼不能給單身的人一點應有的權利。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L0011

滿月之夜,白鯨出沒

讀完這一本小說,我覺得好村上(這是個很爛的形容)。書裡頭的男主角看起來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內心有嚴重的缺陷(這不是很村上嗎!?)。書裡頭三位主角的家庭似乎對他們都造成了極劇烈的影響,但是唯讀男主角的情況描寫的最清晰,其他兩個的背景總是朦朦朧朧,模糊不清。

對於書裡頭書寫的愛戀我是一直搞不清楚,但是應該是接近於一種迷戀,對於性的描寫也不至於含蓄,但是就是配合情節演出而有。

塔格爾(畫家),所代表的角色應該就是有著另類思考的社會邊緣人,男主角則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健康狀況良好,清晨聆聽莫札特,週末外出跳魚,從此之外別無野心的男孩。女主角則像是謎一般,從來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理解她到底在想什麼。

我看到第三部的時候相當的不耐煩,原因是搞到後來很像是挪威的森林,女主角有割腕,然後也住到了類似寮養院的地方,對於男主角也是具有情感,但是卻想要毀滅自己。這一的設定實在讓我覺得太詭異了。

難不成就是因為這樣的女孩子會讓人想要憐惜嗎!?

整本書我認為最有趣的是畫家對於很多看法的解釋,算是很顛覆傳統,例如耶穌是女性!?當然片山恭一還有其他著作,例如新書:最後開的花。然後在台灣造成風潮的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雨天的海豚,之後再找來看看,不知道會不會帶給我其他的感想。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不想透露太多小說的情節,就乖乖去借書或者買書來看吧。然後我發現我是相當有潛力的,因為我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把整本天使與魔鬼看完,我真覺得我很了不起。= =
我再火車上面就看了三分一,再麥當勞吃中餐看了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在睡覺前看的。是很精采,但是我比較喜歡達文西密碼,這一本書牽扯到宗教與科學的一些詰問,相當有趣。

其他閱讀:宗教與科學之戰:必要的緊張關係~我讀《天使與魔鬼》

天使與魔鬼

0010326680

《天使與魔鬼》是《達文西密碼》的「前傳」,是哈佛大學符號學家羅柏?蘭登首度登場的小說,描述蘭登羅浮宮那趟重要造訪的一年前,發生於梵蒂岡城的冒險故事,一場異教與信仰、宗教與科學的戰爭。

  故事敘述想以科學證明神確實存在的物理學家李歐納度.威特拉在公布他的重大成果「反物質」前夕遇害,不但眼珠子被挖掉,胸膛還被烙上一個神祕的印記。蘭登發現這個印記正是「光明會」(Illuminati)的標記,全世界最古老、最有權力的魔鬼教派遺失已久的符號。而威特拉製造出來的「反物質」,是人類所知最具威力的能源,一公克的反物質所蘊藏的能量,等於二十噸核彈──跟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原子彈一樣大。埋藏在地下五十公尺的「反物質」被偷走了,這種高度不穩定的物質,將會拯救世界,抑或是用來製造出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0923

介紹:

繼《螢火蟲》、《麵包店再襲擊》之後,時報再度推出村上春樹之短篇精選作品集——《電視人》,其中包括:〈電視人〉、〈飛機〉、〈我們那個時代的民間傳說——高度資本主義前史〉、〈加納克里特〉、〈殭屍〉、〈睡〉等六個短篇,以獨特的超現實觀點、弔詭的情節鋪陳,帶領讀者進入村上的異想世界。

摘錄:

我覺得,人的心就像是一口深井。誰也不知道井裡究竟有些什麼。只能藉著偶爾從那裡浮出來的東西的形狀來想像而已喲。

即使昨天和前天互換,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這是什麼樣的人生阿,我經常這麼想。不過我並不因此而感到空虛。只是覺得驚訝而已。對於分不清昨天和前天這個事實;對於自己被包含、吞入這種人生裡的事實;對於自己留下的腳印,還無暇確認就在轉眼間有被吹散的事實。這種時候,我會去洗手間在鏡子前看自己的臉。凝視十五分鐘左右。讓頭腦變成空白,什麼也不去想。把自己的臉當成純粹的物體那樣靜靜注視著。這樣,我的臉變會逐漸和我自己分離。成為純粹只是同時存在的東西。目前我就是這樣和現實同時存在,這才是最重要的。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層出不窮,總有各式各樣的城堡。你想你能從少數認真的言說,看清自己的模樣,至少會在雲霧壟罩的日常生活中,清晰的描繪對一座城市應該擁有的最高建築物之想像。甚至不惜跟那些喜歡做夢的人一樣,用一座漂浮在空中的程式來表述自己,或者穿過隧道就地抵達另一個妖怪統治的世界來防禦他人。

你徹底厭倦了跟那些「盲目的群眾」、「無辜的群眾」爭奪這個城市的論述主題,厭倦了無故被他們激怒的生活。你有時以為整個城市的論述應該以你為核心,特別是那些不斷糾纏著你的電視與雜誌,那些偶像與時尚讓你生活如此痛苦,是你穿了那些衣物使得他們成了品牌,而不是那些品牌決定了你一整天的精神狀態。這個城市對你而言到底是什麼??

你有時覺得它的重要性比不上讓你能好好睡上一覺。這個城市最吸引人的時刻,就是早晨在公園意外撞見一隻松鼠鼓起勇氣跳了出來,因為那是唯一不屬於這個城市的事物??你知道自己不致於誤會,不可能拋下這一切躲到深山隱居起來,你離不開文明,你連一隻手機也離開不了。

但他的貧困覺對是惡意的,它的每個日子同其他人被各種交通工具無感的運輸著,為什麼得這樣子一直跑呢,為什麼不能安安靜靜坐下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愛自己喜歡的人??何以每個早晨,借物漂浮於這華麗龐然之城,只能變成越來越大刻的渣滓醒來呢。

這個大部分人都活的很投入的地方,他的態度向砂礫清入蚌貝,令人困擾;偏偏他拒絕把自己包裝成光澤美好的珍珠一般妥協。他何嘗不想和城市和解??他拼命想,在每每必須有所表達以突破的時刻,如何茫然異樣的市聲底昇華其神秘之領悟??如何,通過呆滯無變的鋼鐵什物,捕捉柔軟,微妙的精神躍動呢??

他幻想自己是那個【奧徳塞】中不斷漂泊的尤里西斯。當他走入【永遠的一天】冷峻完美的長鏡頭,他的確不知道他是在獨立戰爭之後的希臘,木馬奇記之前的特洛伊城。他猶記得電影主角亞歷山大那一串唯美到衰亡的的詰問:『為何我們必須腐臭,徘徊在痛苦與慾望之間??』他只是必須迷些路,必須讓自己在腐壞之前,抵達。那。個。最。深。處,那麼,也許,他就可以永遠的安心定居下來了。

里爾克說:「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活的很老的漫長一生中,應該是集合了意義與甜蜜。因此,最後也許能將一生寫成十行左右的好詩。」

羅蘭巴特的看法:「任何現實世界當中的事物,就它與人的關係而言,從來都存在著三重面貌----真實的、意向的和書寫的。」對我們而言,真實的世界正一點一點消失他的份量,彷彿只有意象和書寫的自己,才是唯一的存有。

但我總是太多幻想,可能到最後這些榜上有名的人,都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更多美麗的人生,更多奇異的人格,其實在孫山之外。在象徵榮耀與幸福的各式各樣的榜單上,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落榜的,沒有人可以同時在所有的金榜題名。有人家財萬貫而愛情榜上無名;有人聲譽威望名列前矛,卻失落了真我性情;有人一生無論什麼榜都敬陪末座,卻是安貧樂道,身心健康。而更多人的名字,甚至從來無需跟自己並列在同依張榜單上,卻才是最深深影響了我們一生的人。所以,落榜與上榜之間,有什麼絕對與必然呢??



閱讀結束。沿海岸線徵友/鯨向海

沿海岸線徵友

說是散文,卻已然擺脫了既有文類的限制,文字的色調稍稍偏冷,但卻不失溫度。在既柔軟又剛強的文字敘述中夾議夾敘,其中有抒情也有論理,在有如渾然天成的文采下,自有其綿密繁複的思慮布局,以一種有如本能式的騷動,細膩地描繪出他與世界相遇剎那時的種種驚喜與感悟。作者自承「寫作是沿海岸線徵友」,以此作為書名格外貼切。

內容簡介

本書為詩人鯨向海首部散文集。書名《沿海岸線徵友》脫自鯨向海〈徵友〉一詩:今夜在此沿海岸線徵友╱你鋒芒而來╱我將粉身而去。
全書分為四章:〈那個跟我同樣背著JanSport的人〉、〈詩黨人聚眾滋事秘密檔案〉、〈白衣。誓言。誰的路〉、〈你我的愛情是為了家的成功而失敗〉。

全書散文圍繞以下這幾個主題:少年的情緒,詩歌的核心,醫學的技藝,愛情的願望。

醫生詩人鯨向海首部散文力作,由莊裕安與楊照推薦為序。書中文章大部份發表於報紙副刊與網站,鯨向海以詩人的思索切入生活,使散文呈現獨特的詩意與別致幽默。

■作者簡介

鯨向海
一九七六年生。醫學系畢。明日報個人新聞臺「偷鯨向海的賊」。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詩首獎,大專學生文學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PC home Online網路文學獎首獎,作品入選年度詩選等。著有詩集《通緝犯》。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擔
圖片,資料來源:大塊文化

摘錄:

驚鴻一瞥,跡象,徵兆或回憶,將我們何主題無意識聯結起來,直到日常生活的某一刻揭開主題的面紗。

我現在才明白過去並不會像海市蜃樓一樣地自然消失。我明白未來,雖然還看不見,卻有著重量。我們處於過去和未來相互拉扯的引力之間。這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猶如光速般的力量,去化解那種引力之間的拉扯。

關於選擇,我能說什麼呢??命願和選擇感覺就像南北極那麼遙遠,而生活又那麼像是宿命。

現在,生自於你的過去,指向你的未來。



內容介紹:

在古希臘神話中,亞特拉斯是泰坦神族的一員,領導反抗入侵的奧林匹亞神衹的戰役。他因此惹起了眾神之怒,獲勝的奧林匹亞神衹,強迫守護著海絲佩拉蒂園中三只金蘋果的亞特拉斯,將地球扛在肩膀上。而英雄赫丘力士十二樁苦役中有一項就是偷取園中的三只金蘋果,他前去尋找亞特拉斯,建議亞特拉斯暫時把地球交給他扛,交換條件則是要亞特拉斯去盜取金蘋果。亞特拉斯知道赫丘力士是唯一一個可以肩負起他的重擔的人,而且也深受即使是短短的自由所吸引,亞特拉斯同意了赫丘力士的要求,兩人於是產生了一段不穩定的夥伴關係。

珍奈・溫特森運用她慣有的風趣和激情,帶著亞特拉斯走進了二十一世紀。同樣地,她也問了自己同樣的有關選擇和強制的本質,以及我們如何塑造自己的前途等艱深的問題。本書充滿想像力和創意,但是卻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溫特森再度顯現了將熟悉的事物轉化成另一種迷人風貌的高明技巧。

============================
閱讀結束。秋葉原@Deep

0010327939

上次轉錄了一篇關於這本書的介紹,於是在誠品書局忍著腳酸的不適,把整本書看完。這一本書並不會讓你難以進入。

有時後我在翻閱一本書的時候,前頭是相當的難以吸引我的,就算之後會漸入佳境,但是我很有可能再一開始就放棄了這一本書,但是這一本秋葉原@Deep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先看了前面跟結尾,然後再從前面接著看完,因為是一本小說,所以在某些部分我就沒有很子洗的閱讀裡頭的字句,我想這是因為大量閱讀的關係。

因為不斷的看書的關係,我認為我在看字句段落的時候的速度是可以相當快的組織起來,不過也是因為這一本書並沒有使用相當難以理解的字句,除了他在解釋酷克這人工智慧的思考邏輯以及模式的時候,需要思考。例如像是我大略知道所謂的碎形的概念,渴是他在陳述的時候超出了我的理解。

整體而言是一本相當有趣的書籍,這一本的字數跟重擔比起來實在多太多,但是並不會讓人失去興致的會一直想要讀到結束。因為是在書局看的,所以沒節錄句子。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出處:懂得從玩中學的人才幸福

ps 標黑體部分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我覺得有幾個端點很不錯,這書之前有上某個雜誌的主題,擁抱OFF學。已經在上班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我還滿喜歡裡頭的一些觀點。

文/zen

書名:OFF學
作者:大前研一
譯者:陳柏誠
出版社:天下雜誌

在ON跟OFF之間取得平衡

現代人都忙碌,趕上班不說,下了班還得應酬,無止盡的加班。若是有人勸戒這種人不要如此操勞,大概會被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給駁回。像是「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公司」「景氣不好、錢難賺,不多努力是不行的……」好像活著就是為了工作一樣。不懂得休閒調劑,最後反而搞壞身體。

如果上班是ON,下班就是OFF。但是OFF並非全面性的關閉,或者漫無目的的閒晃,更不是利用OFF的時間,繼續做上班的工作。

有工作便,需要休息。有ON,就得OFF才平衡。OFF可以紓解疲勞,舒緩壓力,培養精神,面對另一個ON的日子,更重要的是過好自己非工作以外的家庭、社交生活,創造圓滿人生。
休閒:預算與規劃的重要性

在《OFF》學中,大前研一提到休閒的預先規劃。或許有人認為連休閒放假都必須要事先規劃,會不會太嚴重了。然而,在一年之初,依照行事曆,將自己的休閒時段和預計從事的活動,確認清楚,並提列相關預算。事先安排行程,是非常重要的。若沒有事先將休閒活動排入行程,那麼我們有限的時間可能將被無止盡的工作和加班給搶奪。而以下班或週末為主要聚會時間的教會弟兄姊妹,若沒能在一年之初,便把重要的長程旅遊或休閒計畫先排定出來。屆時,休閒生活將只剩下無止盡的教會活動(筆者的意思是:參與教會活動很重要,因此更應該好好規劃OFF的行程表)。

另外,事先評估預算,也比較好掌控自己的經濟狀況,不會從事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活動,也不至於玩的太野而透支。若是家庭,甚至可以把出遊活動交給孩子來統籌規劃,既可以培養孩子的領導統馭能力,又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趨向。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個人認為寫的相當好的介紹,讓我對這一本書有很大的好奇心。

原出處:夜色

0010327939


一個人要是比別人懂得多,就會感覺孤獨。孤獨並不一定對友誼有害,因為再沒有比孤獨的人對友誼更敏感的了,而友誼也只有在每個人均記住自己的個性,沒有認同別人時才能茁壯。
                      —《榮格自傳》

上頭那幾句話非常適合拿來形容石田衣良所寫的這本《秋葉原@DEEP》。

六個性格(或該說精神上)有所障礙,無法順利融入社會團體的御宅族,正是《秋葉原@DEEP》裡頭的主要角色。我發現這陣子御宅男女主角人氣相當高,市面上好像一下爆出許多以御宅(或準御宅)為主角的書籍。不知道是否有人不了解何謂「御宅族」,維基百科上這樣寫著:

  御宅族(音 otaku),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這詞語在日文中原用以指稱他人而常因此帶有貶義,但目前已普遍為各界人士使用而趨於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為御宅族為傲的人。而對於歐美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感覺因人而異。目前在日文中御宅族一詞有擴及適用在熱中於主流文化的興趣、甚至是在職業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的趨勢。

而且它還更進一步解釋御宅族中的宅字:

  身為宅須具備的三個定義:
  1:有著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
  2:擁有對這個映像資訊爆發的適應力,有跨領域的資料搜尋能力,對映像創作者所提示的暗號,一個也不漏的加以解讀與研究。
  3:永不滿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現欲。


如果照維基百科上的解釋,講真話,這世上習慣待在室內,對搜集資訊有著狂熱喜好,乃至拼了命地想整合所有他所見識到的所有人,都可稱之為御宅族。我才剛讀完他自傳的榮格(他真的很御宅),牛頓(這位比榮格更極端,牛頓好像沒談過戀愛),石田衣良(不然他怎麼有時間寫這麼多跨領域的小說),村上春樹(尤其他在寫長篇小說時,幾乎是足不出戶)都是。如此看來,御宅男女主角會紅的原因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幾乎所有能夠密集出書的作者們,差不多都御宅人。

當然,在世俗觀念上,感覺「御宅族」好似不是個好的冠詞。維基百科上也寫的很清楚:

  加以因為過分熱衷特定領域,其中不少人對於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相對於一般人而言較欠佳,故社會對於這族群的觀感普遍來說並不是很好。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青春像是倉皇襲來的夜色,一下子就暗了。
愛情的格子裡,我們小心挪移,遍尋不著出口。
生活不能永遠童話,於是悲傷和遺憾陸續登場。

一人獨處,如一片走動的影子。聽見安靜,聽見時間在我房裡走過如燈光的腳步。聽見一整夜電話機的沉默。

我打開閱讀,閱讀又回過頭來打開我。這支編號七的鑰匙是一雙推向反方向的手,在兩造安靜交會時,為閱讀與我,各自開了一扇新的窗。


極喜歡描寫「一個人」情境細節的散文或小說,那宛如我在書裡頭又活了,或者是被撫慰了。閱讀自己的以前的文章,總是常常抱怨沒有朋友瞭解自己的心情,以及沒有朋友的那種孤單寂寞如影隨形,那種無所適從空了下來的巨大恐慌,也許就是一種病。

那時時間是過度的,消逝的時間,每天都待在店裡頭工作,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唯讀輪休的時候,又會遇到朋友找出去要聚餐。那樣日子的疲憊難以言說,應該是不想要說出來後得到的只不過敷衍似的安慰,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

漸漸的日子裡的種種變的難以表達,是自己表達能力的萎縮還是其他的原因,沒有辦法清楚的辨析。就算得到了一個或者複數的答案,那也就如同一條或多條河緩緩的流過那樣的在那裡存在,不管有沒有人發現。

如果要談我不會說這是一種悠閒或者是愜意,即使旁的人在聽見了我的說明近況之後,總會這樣的告訴我。在周圍的人際關係一旦真正的淡了且沉澱靜了下來,我想多數的年輕人應該少能接受類似這般的生活,我的猜測。如是一個星期,一個月如是,也許對於生活匆匆日子忙碌的無以附加的社會一份子,或許會真的認為那是一種雅致,嚮往著。

那麼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過去呢。身邊人事物的沾黏程度是低於標準值以下,諸事不生。一個人的事實明顯的有如無雲遮蔽的十五夜晚,一抬頭就望見,一個又大又圓的一個一個人;又或者不消抬頭,整身就沐浴在那樣的光線裡頭。

沒想到我習慣了。我在某個夜裡,忽然想到這麼一件事情。習慣。

也許我所能得出來的結論是正經八百的「人的可塑性」。尚且不能提共任何可感同身受的線索。

很多時候,情緒的調節不如想像中容易。但時光是一帖甜美的膏藥,敷在往事上,漸漸漸漸,會有些懂得。我想起寄不出去的那一些信件,我寫了很多記不出去的信件,代表著我說不出口的話,那些我跟你之間的距離。

寄信的過程本身是有距離的,記憶與信件的完成本身也是有距離的。落筆時和展閱時的距離又更加具體。我們在距離中生活。

以為是夠了解的,其實並不深入;以為是有默契的,其實扞格仍在。一相情願的認定了,不小心就逾越禮貌的範疇,刻意保持淡漠,別人又嫌你不夠真心。

都是如此,一直如此。

所謂的時光,是不是永恆??如果滔逝如江河的時間,可以傳說成永恆。那麼每一將時間分段的個體,如你我,都是攜帶著自己的有限在旅行。

無論如何,我就是竟然習慣了。

習慣一個人的這個事實有如陽光、空氣、水對我們的重要性,成了一種最近的需要。周身的氣味是否是所謂的孤單我無法表達,那就像是灑在身上的香水,聞道是一種證明,但是對於沒有聞到的人是怎樣都無法形容的。

鎮日,鎮週的處在那樣的味道裡頭,嗅覺已經麻痺,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許我是鮑魚之市,不聞其臭。

當你身上出現歡愉的心情起伏,那甚至是對我太過刺激的香味,薰人發暈,香水應該如同棉花一般卻我感到無法承受之重。那麼是否我周身發散的氣味有如秋日的寂寥,在兩者相較之下,你的歡心濃郁的有如甜蜜花香,搶進了我們身邊的空氣,我是襯托。

你和他在一起,她和他在一起,我跟我自己在一起。這樣的單獨一個人的眼裡,是經常會出現複數,別人都是以兩個以上為單位的行動,但是會吸引一個人這樣個體目光的卻是單數。唯有單數所擁有的單數特質與特性所能引起的共鳴,太過穿透性。

天氣微涼,下著淡水或者整個北部冬天常見的細雨。一個小女孩對著應該是父親的角色說:『好像下雪歐』,我正停好摩托車擱好安全帽。望著頭頂級高的路燈和我之間的空間,絲般的細雨交織飄在狹長的空間以及距離,像是靜止。但你明白始終會落在身上。

潮濕的地面,空氣中包含水分的氣味,我沒撐傘的走過。因為下雨而遊客車輛大幅遞減的週六夜,這種疏離似乎和天氣形成共謀。雨水帶來的滋潤萬物似乎和生活在當地人的疏疏落落行程一種帶詩意的畫面,而且有著特別氣味。我相當喜歡這樣與自己吻合的影像,我合該是畫面裡頭的一份子,氣味也一致。

走在天氣裡,種種不確定的晴雨,讓我分外的耽溺往事。那些小小事,分鏡,定格,如照片般懸掛。我在畫面前流連,排徊,就像是有個說書人,住在我肚子裡,每當我在現實生活中咀嚼一個相似的情境,她就會滔滔說起從前,那些已逝的年月。


我想起你說的,我總是想太多,我想到那些曾經對我說過這話的人的面孔,臉蛋,都有著故事,我敞開的心房他們都曾經告訴我這般類似的話語。也許那是現下我層層包覆在世故外衣下敏感需要呵護的自己。

我在最近的夜晚裡頭大量的想起對話,往事,憶起陳舊應該貼上封條放在倉庫裡頭蒙塵的歲月,我的22,21,20……

我想超過等候線開放自己之後發生的種種,原來現在的一個人是因為外衣下的細細傷痕蔓身。清點著容易受傷的部位,纏上一層又一層的厚布,鋪上一片片厚實的鋼鐵,這麼一來就不會受到外力的傷害。

你怨懟的眼神,控訴的語氣,指出我們關係的淡去,而始終不明白情狀的造成,你是極大的一部分。我能報答你的僅只能穿上華美的精明幹練,展現自信的全副武裝。

我的自問自答,在夜裡有如一盞不寐的燈。是不是,每個人心裡都需要一座寧靜的海洋??午夜時分,會有第一枚星星朦朧睡醒,直到夜空被點燃,我們就能知道,在心靈的藏寶圖上,哪裡深埋著我們最珍貴的願望;而哪裡,又銜掛著自欺欺人的悲傷??

那麼,你能不能明白,我之所以選擇躲開,並不是因為失望。相反的,我更希望我們在流轉的時光中成長,不去強求彼此改變,因為我們學習用素樸的臉相見。一回回,慢慢懂得,無言聚散倘若是一種遺憾,那些言歡共悲的歲月,就是最美好的體諒。

在離開之前,我試著將整個城市折疊,並且小心不要弄縐了我們曾經走過的街巷,被問候的風景,遺落在記憶之外的長鏡頭。然後,一個垂直的轉彎,將軌道摒棄在右後方,迎向另一條筆直的軌道,傾斜,起飛。

我想我不能在同一個地方久居,為了抵抗生活中使人麻木的慣性,我選擇游牧。

這種浮光掠影的記憶書寫無疑是後現代的,陰性的。只是我卻無有勇氣去挑明伏藏在生活織布底下的那條線,它穿梭過時光間隙,直指幽微的內裏。我們的內在各自藏著一款真相,在剖露之前,只能揣摩,配合,靠近。

於是,在存取與提領旅行風景時,也一併進行的修飾,美化,重組的手續。以後日後溫習,可以自取所需。

對於當時的種種為難,在今日一層層還原,濾清的同時,我想,或許應該更直接的以溫柔覆蓋,不要去追究,因為,往事是沒有錯的。

人們開始用流浪的方式去閱讀世界。你記不記得,海德格在解釋人的存有時候,提到了人的侷限性。而旅行,將使這樣的侷限性一動起來,使空間,時間拉長,擴大如一串列車的行駛,那個時候,人們閱讀世界,將不再只有一種角度,或者姿勢。

生活,變成一種流線的閱讀。而關於閱讀的種種可能,變得以開發。


所幸,當我對往事進行買賣,論斤論兩爭執不下時,我仍可以確切知曉:總是一條路,是通往閱讀的。

故事有太多聚散離合。訴說不盡的那些過於龐大的記憶以及夢,堆疊的有如高塔。有時我就住在那座塔裏,有時我在塔外成為一個旅人,游牧。在世界各地建塔,每一座塔不盡相同,卻是我的記號,有如我到此一遊一樣的作記。

身處在異鄉,我是遊牧民族,心中有的是無法明言的故鄉。在一個每天變異的城市,有太多故事,我來不及聆聽又得在天氣變化之前,準備前往下一個異鄉,邊城。即使那裡是南方,是夏天。

但這就是旅人,是風塵樸樸。你如是說,我點點頭。望出去的是一片遠方,我想念的遠方。


ps 。文章中有顏色部份出自於甜鋼琴一書。

閱讀結束。甜鋼琴

甜鋼琴

詩的孫梓評是犀利的,充滿企圖;小說的孫梓評則有著一貫冷靜的敘述風格。而他的散文結合了兩者,讓讀者們在平衡點上,感受到散文創作的表演與更多可能性。本書為孫梓評第一本散文集,共分五輯:〈鋼琴生活〉與〈南方踏板〉裏,是坦白而誠懇的成長往事;〈戀人的高音部〉用著像是柔焦鏡頭的敘述手法,透露他隱密的情愛思緒;在〈飛翔的裝飾音〉中,他道出了對於異地的感覺;〈二重奏〉裏,他又像是一個旁觀者,帶領我們走進他看見的世界。而另一些明明是很私密的獨白呢喃,也能夠直入人心,引發共鳴。文字精準,饒富情感。

  孫梓評的散文,總能讓不同的我們,將彼此的心底,那一片最本質而相連的情緒,在他溫柔的方式下,澎湃起來,同時,洗滌自己。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發生的時候,用最微妙的方法,改變最意想不到的人際生態;同時又訊數而詭祕的抹去了痕跡。愛情的記憶自我錯毀,一段冰河期結束,昔日的冰河胡現在被關過臭氧層破洞的高紫外線陽光照射著。我們在也想不起來為什麼愛過那個人。

長大發生在時間裡。而時間有三個向度,過去,現在,與未來。現在總是不斷消失中,幾乎是不可說的。未來則根本還沒產生。所以實際上我們能仔細看看的,也就只有過去了。

可是,過去充滿了已經發生的,無可改變的事。一旦發生你就只能等著它們化去。

過去是羅蘭巴特的相片,在裡面他找不到身體的零度。在過去的前面,一個散落的眼神,一跟卡在牙縫裡的菜屑,都包含著意義添加物。你知道意義添加物和人工色素一樣有害健康。

而時間還不斷變成過去。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

一開始,長大是為了避免苦惱。把自己拆開,挑出壞掉的零件,清洗。造成痛苦的語言,造成迷惑的表象,放棄它們,換一套運轉方便的規則。很工具性地。我們打開這窗,又關上那扇門。一個魔術方塊般的房子,四面八方打開,四面八方關閉。時間拖曳光影,我轉動房子,以便永遠背向黑暗。

長大是這麼回事。我拆房子,蓋房子。語言的房子,情感的房子,一直拆,一直蓋。時間是這麼回事。它不停在變成過去,在不同角度累積成節瘤。而它又許諾了未來的信仰,讓我跟著未來的光源不停轉向。

我是這麼回事。


過去是尷尬得。絕對尷尬。身世是用來背叛的。

倘若我可以回到過去,並且改變一件事情,也許我會學著和當時的自己相處的好一點吧。但那畢竟是太抽象的說法,不知該從何著手做起。

我們總是相信,如果現在回到過去,會有更多的智慧,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斷。所有,如果有時光旅行,我一定會過的比現在更快樂。

可是,那是真的嗎??


閱讀結束。閉上眼睛數到十

閉上眼睛

《閉上眼睛數到十》,是一本關於「關係」的書,寫的是生活中的現實與虛構,從關係之中,人有許多位置,是朋友的位置,是情人的位置,是女兒的位置、是姊妹的位置、是學生與老師、是房東與房客……張惠菁在這幾種不同的位置當中,細密刻劃出自己在現實中的重量。

  在這本散文裡,我們看到新世代小說家張惠菁從往事當中奇想,密密麻麻的神經末梢開始抽絲剝繭,往事一樁樁,就像身上的肉體零件一樣,重新拆下來檢查。張惠菁也從現代生活的各種層面活動,手機、違章建築、日本電視料理冠軍節目、淺草橋美少女選拔,當我們在這個社會生活的時候,身上的感官零件有時也像脫落了一般。是不是重新組合之後會有新的幸福生活出現呢﹖或者新的關係產生﹖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en/

流往者和在地者是兩組相互不認識的對照組,他們各自過了二十年的人生。流亡者換得了優渥的物質生活以及社會地位,留在祖國的人,歷經千辛萬苦也終於獲得自己的一片天空,雖然在物質上沒有流亡者那麼優渥,但他們卻擁有歷史詮釋權。

因為苦難而讓留在祖國的人擁有詮釋苦難的合法性,而原本以為會被歡呼迎接的流亡者,實際回到祖國的時候,卻成為被指摘的對象。

對彼此無知的雙方,彷彿圍城兩端的人。過去想走的走不了,不想走的反而走了。而如今,想回去的回不了,過去想走的,現在卻驕傲於過去的沒有離開。

過去想走的,現在卻因為走不了而產生的苦難記憶,獲得了歷史詮釋權的優位性。而過去走得掉並且在國外獲得優渥生活的流亡份子,卻因為對祖國記憶的空白與無知,從而而消解了那些在國外所獲得的優渥生活經驗的任何實質意義,並且因為對祖國歷史發展的缺席的無知,而在大回歸之後無法獲得那種凱旋回歸的英雄式歡迎。換來的反而是原本早已熟悉沒有這些流亡份子的本地人開始以苦難記憶所擁有的優位意識不斷挫折那些企圖大回歸的流亡份子。

記憶的歸屬,記憶的內容,記憶的形式,記憶的方式,在在影響著流亡者與在地者。

無論主人翁們過去因為什麼原因流亡到所謂的自由世界,但是,留在所謂鐵幕世界,努力求生存的人們,並不在意那些流亡份子返鄉之後的態度。他們利用這些流亡份子離開後的空白所產生的無知,讓這些成為原本無力逃出的人們的優勢。無知的對比,是了解知道無知與知之間成了一個道德化的判斷標準。因為我知道祖國過去二十年來所有好的壞的發展狀況,每一個人的狀況、每一片土地的變化、每一個親人的生死、每一個歷史片段的建構,於是我比你們那些過去因各種原因離開這塊土地的人擁有更高的道德優越性與歷史詮釋權。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一段讓我想到了準備考試時候的唸書情境,我以為那才是真正的進到某個世界裡頭。

===============================

我以為專業的核心在於問題,以及面對問題長期經驗堆累和驗證的有效思維方式。

它源自人對某個巨大,切身,普遍且無可遁逃大問題的專注追索,這類茲事體大到接近某種人類共同處境的大問題,人們很快發現,他不是孤立現象和個別性難題,而是一種普遍性的關注和集體意義的思維開展;人們也很快發現,他極可能大到不適宜作為「一個思考對象」意圖一次就想完成它,有必要狄卡兒式的拆解開來大家分進合擊;人們更很快發現,問題還會引發出問題,並隨環境和時間流變,絕不是一代人所可能收拾乾淨,人必須保持耐心和謙遜,把自己置放到這個集體思維裡頭,弄清楚前人思惟成果並在此一基礎上持續前進。

也因此,專業者受著某種畢業的規範,放棄某一部分的隨心所欲,以換的思維的有效展開。專業性的閱讀有著不得不耳的強迫成分,只因為它所感知的問題,儘管有自身的獨特焦點和著色,但仍包含在一個長時間建構起來的思維傳統中,這賦予了此一問題某種堅實性和嚴肅性,不能隨個人乘興而起盡興取消。

專業性的閱讀更有相當乏味的成分,只因為他要求思維者對此一思維的閱讀傳統有足夠的理解,你必須知道自己站在這道長河之中的哪個位置,他人又在哪裡,因而對他的基本假設、語言和方法及其歷史沿革的多少有概念,這通常不會是怎麼有趣的閱讀部份;過去失敗的實例及其內容也很重要,不管帶給你的是啟示(如某種具有潛力的失敗)或教訓(告訴你此路不通,避免再次支付慘痛的代價),這也通常是不好玩不好看的部份;而當下平行於你的其他思維者在想什麼幹什麼也不好忽略,因為他們最為此一領域現象的構成成分,對你的理解都是有意義的,包括迷思和病徵,所以就連劣作都咬牙不放過。

正如一位了不起的職業(亦即專業)球賽巨星深刻告訴我們的:

「職業球賽要處理的是失敗而不是成功。一名頂尖的籃球射手,每投兩球就得失敗一次,一名領年薪百萬的打擊好手,上場十次就要失敗七次;一隻偉大的冠軍籃球隊,一年少說也要輸二十幾次球以上;而一隻拿下總冠軍的棒球隊,更要輸到六十場以上。因此真正的職業球員不在於怎麼享受成功,而在於如何和失敗相處,並在失敗時好好活下去。」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