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跑校園後(台中技術學院、逢甲大學、中興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勤益技術學院),跟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些微的交集(我無法進入他們,他們也無法進入我們),那樣的眾多時刻裡,有那麼一兩次掉進時光隧道。那是2005年以前的事,在商管大樓尚未發生大火之前,在一切都尚未改變的劇烈之前,一晃眼,來到現在,20歲後半,之前的人生無法一言蔽之,卻變成每個人身上不能說的.秘密。
時空換置,說在多過去如何,也只是緬懷,說在多現在如何,也都是工作上的牢騷,說在多未來如何,也僅僅是一種憧憬。像是箴言:不可說,不可說。
目前分類:[書,輯] (221)
- Mar 24 Mon 2008 01:31
毀滅與轉變。給冥王星//張惠菁
- Mar 14 Fri 2008 00:41
在冥王星之前。
他問:你有投稿嗎??
我說:沒有,我沒有投稿的習慣。
我想起九把刀前陣子(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鬧的沸沸騰騰的事,以及鯨向海在《沿海岸線徵友》一書中,有篇文章「文學獎二三事」。其實我google過那一篇文章的後續相關事件,想來,文壇也從來不是平靜的。不過我要用什麼立場說這樣的話呢??這感觸跟我讀張惠菁《給冥王星》有些相關。
到Zen那,看見他讀了張惠菁的最新散文集《給冥王星》,並且隱隱覺得不對勁,所以上網google了,才發現她離開台灣,遠遷上海。她在書中提到,她剃了「光頭」,並且寫到:「於是我們就可以去面對某些更深層、也更基本的東西了。」書腰上寫:「獻給 變動和變動中的人」(一整個打到我的點)。
- Feb 16 Sat 2008 01:43
出書展記
摩西出埃及記中,他分開紅海,領著以色列人來到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我藉著出差之便,坐上高鐵,不畏外頭的低溫,讓高速鐵路劃開時間的詭計,還來不及意識,便到台北。相關部門在國際書展設攤,還一次設了兩個攤位,從沒有去過國際書展的我,讓主管領著我跟另外一名同事,去探望其他部門的主管與同事。
一館裡,設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書籍的展覽,我看著台灣金蝶獎的得獎作品,那些書籍的名稱我都不陌生,論及是否閱讀過,那比例就少了。出發前,奇摩新聞上有則「不佳」的書展新聞:「一個強打「三本雜誌一百元」的攤位,牆上貼著標語「知識掉價、賤過廢紙」,讓人怵目驚心。」
新聞裡還寫:本該是書香嘉年華的國際書展,如今面對淪為大賣場的考驗。(所以我該推著手推車,沿路把書丟進來嗎!?)看來,我來不及參與到合該是濃濃書香的國際書展(前幾年的!?),卻參與到的是不斷折扣、下殺價格的變相賣場。我參加過的所有資訊展,也都沒有什麼濃濃的最新資訊科技的氣味,全都是show girl以及一家比過一家,展場割喉戰的廠商們。
不過我就是抱持著撿便宜的心態去的。
我定了兩份雜誌,買了四本書,本還想要繼續購入,不過心想可閱讀的時間以及買書的速度根本不成正比的情況下,我還是就此打住。另,房裡已經沒有太多位置可供我放書、置書,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在養書。無論作者有沒有舉辦簽書會,對我來說,都沒有差別,因為我都碰不著。就算是阿信、柯裕棻、朱天文、簡媜……通通都一樣。(怨念)
那麼這一篇的重點到底是什麼??
- Feb 11 Mon 2008 02:40
那是我最遠的流放,而他們都還不知道。自己的房間//張瑋栩
我知道,新的生活已經就緒,就等我加入,運用時間與精神和各種事物對話,並且再一次發現自己。其實,天空怎麼會太高呢?我們都該有理由相信你摸到的,就是天空。 生活,很多時候是說不上好不好的,不怎麼不好,也不怎麼好。沒有好到讓人興奮莫名,也沒有插到讓人破口大罵,於是就有一種無奈的寂寞。很多人害怕這樣的生活狀態,便急急要找人來陪。常聽人說,一個人也可以過的很好,卻很少聽說,兩個人也可以過的很好這樣的話。 |
因為「她說寫作是一種治療」,所以我到了「fancem is not dead」,然後發現他讀張瑋栩《自己的房間》。從他片段節錄的字句中,不足以滿足我的嗜讀,於是我上網訂購了這本由我從未聽過的作家寫的書籍。要說是一種源自於對文字的熱愛,倒不如說是一種近似第六感般直覺---自以為會喜歡---的誤讀下的行動。我曾經去誠品中友店詢問,店員告訴我目前沒有貨,而且作者是中國人---事實上,作者來自馬來西亞、檳城,中學畢業後來台灣唸書,當過陳文玲的助教。
大學畢業後,她從台北>>檳城>>吉隆坡>>墨爾本>>倫敦>>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巴黎,我非常喜歡她寫:……因為他間接說明了和我一樣對「出發」這回事著迷的人們,何以一直在蒐集屬於自身的世界地圖集---因為意義無法經由他人的敘述構成,他人的敘述也無以形成自身的記憶。
我思及我尚未擁有我的世界地圖,可是我已經練習蒐集屬於自身的台灣地圖,雖然我並不像是那些「環島,上路吧!」的人們,熱切的愛著這土地,但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些地方遇見的人事隱約對我有某種意義」。
- Feb 10 Sun 2008 02:13
療癒。彼方之光//蔡逸軒
他在晶晶帶了這本書給我,作者(蔡逸軒/阿威)在自序裡提到林靖傑導演的「最遙遠的距離」。同時,我也非常喜歡那部電影,他寫到電影裡,他看見最痛苦扭曲的一個姿態:
一條由社會價值中脫序的魚。很諷刺。
然而他心中的幽闇,是我們無法測量的吧?能做的,只有尊重。
我在思考,為什麼作者特別提及的不是電影當中的其他角色,而是由賈孝國飾演的心理醫生,以及其內心巨大的洞。或許正是因為那場景、角色,隱隱呼應他小說裡的幾個主角。失去哥哥曾有過自殺念頭的志堅、小涵只能假裝不曉得那個秘密叫著自己的媽媽叫姊姊(一如阿莫多瓦的電影「完美女人」,其實姊姊是媽媽)、失去父親也同時失去親近山的能力的安琪(又好像電影「顛峰極限」裡飾演哥哥的角色),以及單親成長正直的不懂得轉圜的主角允文。
故事中每個主角心裡都有一個巨大的洞,無論以什麼方式都無法輕易的消弭,而且,消弭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或許,我們需要的是撫平,但,那是多麼困難的事。他寫:「成長經驗如同刑具般,強而有力地箝制住每個人往後的人生。如果把一個人的心自小便裝在歪斜的容器當中,那麼長大後,心諒也會是歪斜的吧。」最遙遠的距離中,錄音師小湯也是在賈孝國藉由角色互換的協助下,承諾自己他會好好的,回到原來的生活秩序裡(不再是脫離的狀態)。
- Jan 30 Wed 2008 01:44
與陰影面對面。陽光如此明媚//鍾怡雯
鍾怡雯的第七本散文《陽光如此明媚》,共分三卷,分別是「過敏的靈魂」、「重返聲色世界」、「乾脆住天堂」,時間橫跨八年,從2000到2007。書名叫做「陽光如此明媚」,第一卷書寫的盡是神祕經驗、靈異接觸。那是相當向陰,而非向陽的書寫,一如她自己寫:至於,那些難以說清的神祕經驗,則是陰影中的陰影。
跟書名相比,巨大的溝渠出現,使得我不得不思考,為何如此?
很多書看了,預計寫感想,卻因為其他事的打擾,於是一再延宕,直至遙遙無期。現在Blog中,有許多「草稿」狀態的文章,給了標題卻沒有本文。生活不也是如此??家人要我清理吊扇,遲了一個星期,依然沒有動手的打算(不是因為懶惰);想念一整天看書、寫字、看書、寫字的那些日子。多希望沒有計畫被擱置、暫停、滯留。
那樣的日子也可以是很有趣的,像邱瑞鑾寫《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內容是作者一年來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讀書的生活,依照季節時序編排,以日記的方式集結成篇,包括圖書館的建築象徵、館內的讀者百態、以及臥遊書中的各種發現與感動。
我非常喜歡她寫:「書裡寫著我們活過的所有人生,以及沒有活過的。圖書館外,人聲、鳥聲、車聲……還一直發生,不斷喧囂。也許,哪裡會有一部份永遠被遺落在書本以外,但一定也會有一部份一點一點的被寫入書裡。」包括了我喜歡的書寫、閱讀、人生……主題。
- Jan 15 Tue 2008 01:00
布拉格/blog。我明明為妳勇敢了//陳宗佑
這一段話讓我看的起雞皮疙瘩,我心想,一定要節錄放上來。
「如果一件事肈始或結束不一定需要理由,那麼整個歷程並非謂了說服誰或催眠誰,因此存在不流暢的節奏感不值得意外,那僅僅是發生於生命中某依平凡時刻的遭遇,任何人都會在某種時刻得到某種缺乏。
特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很容易忘記,輕忽它帶來的副作用與影響。
然而,我們有必要對人生掌握至十分精確,萬無一失的地步嗎?」
15個章節加上自序,我竟然看了兩個星期左右,在凌晨三點20左右,趴在床上寫下這些字句。看書的速度很慢,之前就過,除了花時間咀嚼文字的美以外,對於書籍內字句組合而成的畫面與意念,領略的速度也慢上許多,但,我依然想讀。
想讀的慾望驅策著我購書,一本買過一本,一落買過一落,那些書籍跟雜誌堆疊的滿桌,無力整理,卻又在撫摸的霎那感到心滿意足。書桌上泰半盡是沒拆封的雜誌跟看不到三分之一的書。用購買降低生活的焦慮,卻換來讀不完的焦慮。改天是該讀一讀羅洛梅《焦慮的意義》才是。
「生活的天平傾斜的厲害,我變的可以一一細數納其中的枝節,雖然依舊沒有控制的能力。」
- Jan 13 Sun 2008 18:55
2007閱讀
2007讀完的書,其實有很多都沒有寫讀書心得。應該是說在筆記本上多多少少斷斷續續的有寫一些東西,但是無法構成一篇文章,所以就沒把它變成一篇長文。這僅僅是一個記錄,絕對不是什麼炫耀文。根據這樣的紀錄,其實是可以對比那個月我是做了哪些事情,所以閱讀量驟減。其實這個月我也才讀完陳宗佑。希望這裡的文章還是以閱讀為主,其實我工作上的事情,加減看看吧。
若是要我選出每個月推薦,我標粗黑體的,就還滿推薦。
- Jan 02 Wed 2008 00:11
支微末節的最後一天。甜美的剎那//柯裕棻
然後我突然明白,人生的改變其實也就是一個事件的蘊釀和迸發,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改變了一切。這就是歷史的轉折吧,我想。是一種化學。所有的可能性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有一些起了作用,另一些被放棄了,或失效了,然後方向和風景就變了,那途徑就再也不一樣了。 |
12/31下午,坐在咖啡廳,手邊一袋工作報告與報表,試圖找出下一個行銷活動可以吸引客戶,桌面上陪伴我的是柯裕棻《甜美的剎那》。自從買了之後,就斷斷續續反反覆覆的前後翻看,已經看過又忘了的篇章看到最後一段才想起來;早已經被自己騰下來的文字,又愛不釋眼的再三瀏覽;差一點,差一點就在咖啡館中旁若無人的「說」書。
到底是因為人的一生太過侷限性,抑或是她的文字像是詩意的預言,在某些當下,某篇某段的文字恰好是那當下剎那的人生濃縮,情緒切片。連月來的情感麻木症候群,在閱讀的須臾間得到療癒,那是我喜歡柯裕棻的原因之一。她筆下冰雪霜寒的小城,同抽繹理論不斷對話而人生顯得委靡的異國求學記,成了「我四顧幽冥八荒,我說這真是我們心情的寫照,晚秋的路,漫天的雪。我不斷咳嗽然後天就完全黑了。我摸索著身邊的事物,我知道這是我熟悉的所在,可是我片尋不著燈的開關……」
恰好,恰恰好,這個跨年好冷。
- Dec 31 Mon 2007 14:08
再勇敢一次。
「每個人都有一張聽了會睡著的專輯吧??還是一本讀了會夜半驚醒的小說??抑或是一個去了會不想回來的旅行??」---《我明明為妳勇敢了》陳宗佑(小六)
|
最後還是進了辦公室跟同事討論一月末的考場活動,離開時,夜裡氣溫驟降,終於氣象局的低溫預報有準確。很久沒穿上厚重的衣物,昨出門前僅僅套了無法闔上的雙排扣外套(僅供美觀!?),就跑去跟學姊用餐,我們談著工作會扭曲一個人的心智,當你的公司是業績導向,「只」看數字說話,有達到就是過關,沒達到就是檢討。
昨夜一邊使用整理老爸的電腦,一邊把替他買的手寫板拿出來安裝並且聊msn。在電腦上看到自己寫出來的一手醜字,雖無奈卻也沒辦法,數位筆實在無法模擬我在紙上的書寫,雖然我的筆跡也沒有很瀟灑,而且愈來愈潦草,像是我的人生。
終於將老爸電腦整理到一個段落之後,開始整理自己的電腦,發現硬碟早已經快爆,主要還是因為一大堆的數位相片與mp3。傳說中男人應該都會有的神祕D槽,我卻空空如也,如果沒有辦法買MAC,我想一顆外接式硬碟的購買是勢在必行(文法怪怪的!?)。
睡前讀一篇陳宗佑《我明明為妳勇敢了》,是會打寒顫的。他寫:「有一種熱切的渴望,催動著我去說什麼,簡直就像為了曇花一現的美好,傾注全力。」又說「人生畢竟不是考古學,雖然拿掉界牆就能把兩個深坑變成一個,跨大整合的版圖,拓坑的工作還是必須,對於新的什麼挖掘,即使暈眩、即使顫抖也得持續。」
那些沒能說出口的,文字都代替我表達了,這是我熱愛閱讀,一直買書的原因之一。
陳宗佑(小六)的文字讓我想起男版的伊能靜,為什麼會這樣形容我也找不出很具體的說法,應該是情感的濃度很高,壓縮的很多的情緒在字裡行間,幾個段落過後,就會有深及內心的文字溢出。我讀了一些總是要先放下書,任由那種感覺在心靈深處平靜之後才能繼續下去,像是個短暫假死的,高潮。
有趣的是,在文字上如此敏感的自己,現實生活當中卻是個小心翼翼,說話做事都算是拘謹的人。所以我沒有辦法第一次出國就去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況且自己的英文破爛,勇氣也只剩下16cc的狀況下,我好像無法勇敢。我依然維持一份冀望,那很抽象無法明說,像是小六寫:「我仍偏執地尋找生命中的那一份寧靜,想像自己是一日能飛萬里的鷹,出生時忘了攜帶羽翼的基因。」
我還在讀小六,我問我自己:如何再次勇敢!?
- Dec 19 Wed 2007 23:28
花都凋謝了
阿梅如是說:「最強烈的生命經驗裡頭,判隨著最強烈的死亡經驗。」
前面幾篇文章標題組合起來便是:「整個十一月,生活因此而瑣碎;但,最後還是要活下去。」像這樣年終之際,回顧今年盼明年的文章,書寫不知凡幾,但從未想過一年後又回頭看去年文章中所言,自己究竟辦到多少??實在是難說難說。
唐立淇的星座書是楔子,反省早從2005漸漸開始,中途多次岔出又繞回,踅了好幾圈,最後回到自個兒身上。翻過去的日記本,上頭密密麻麻的每日註記以及備忘,這種生活不知不覺過了好些年,生活方式以及重心不斷更迭,變異。男女老少進進出出生命歷程,一個回頭看,已經好幾個山頭外。(上上下下好幾座山了)
放假日子去加班,下了班後跟友人約在中友百貨,車停在教會旁。我打從教會門口走過,聖誕氣氛濃烈,佈置的美輪美奐,夜裡,燈全亮著,黃的紅的藍的綠的,一閃一閃,我沒有宗教信仰,卻感覺到平安喜樂。用餐結束後,坐在中友百貨前的星巴克聊天,才一個多小時,卻感覺像是三個小時般豐富(有時坐了三個小時,卻好像只過了一個半小時)。朋友說:「過去你生日,我們常常去到XX街的星巴克,一坐就是一個晚上,直到打烊,你還記得嗎??」
最後那句:「你還記得嗎??」迴響著。
不,園長說:「『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能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湯恩比』」
- Dec 04 Tue 2007 22:46
人與物。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鍾怡雯
有時在談事情,別人拋出的問題如石沉大海,我以為我回應了,實則沒有。常有長著電話出神的狀態。思緒在運行,話語停留在腦海,因而予人無理的誤解。有問無答,那刻正是我行走在現實的邊緣之際,也是疲於生活之時。人與人的溝通需要講話,朝夕相處的人未必有望一眼而了然於心的默契。 |
原本是想要將鍾怡雯的兩本書寫在一起,也就是手邊的《垂釣睡眠》以及《我和我豢養的宇宙》,前者購於茉莉書局,後者從國中圖借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特別的想要看鍾怡雯,想必是因為「化外歲月」那篇文章:「化外歲月裡我明顯感受到沒電話的差異,在呼朋引伴之外,在玩樂之外,話題之外,成為團體生活的邊緣人,在順理成章蛻變為獨行俠。雖然如此,我還是健康順利的長大了,並且發展出跟世界相處不錯的模式,很能從聲色世界的細微脈動自得其樂,感受到獨處的愉悅和自在。」
我都是從某篇極為吸引我的文章,開始閱讀的。她在序裡頭談創作:創作不見得有多高尚,平凡未必不好,何況創作有時反而令人發現庸俗和平凡。創作者面對現實時常是無力又卑微的,醫生救人,創作者只能救自己,因此創作者大都自戀,甚至自大,或者自卑又自大。謝天謝地這社會的創作者畢竟只是少數。
該怎麼說這一本書的內容旨趣,應該是說從生活細微之物開始,然後回扣到自己的身上。《紅顏悅色》一文提的是化妝、《梳不盡》談的是頭髮以及梳子、《懷被》談的是居住的記憶與鄉愁、《小女生》談的是她養的貓……。我最喜歡的是《通通回收》,那是一篇談房屋廣告跟紙張的文章。
她寫:在中壢陸續看了半年房子,先是被強迫,繼而習慣性的去記爛資訊,滿腦子無用的數字,對房子、火災和地震反應過度。爛資訊可能覆蓋一首詩,一個作者或一本書的記憶。有一次上課,我想說:柳宗元的。可是這兩組概念忽然消失了,剩下畫面和空靈的感覺。可是,感覺如此抽象難以描摹,詩、作者和那二十個字在飄渺虛無中,腦海跟雪景一樣白。那詩,去了哪兒??於是我像壞掉的跳針反覆跟學生說,就是那首詩嘛,那首我們都知道的詩。哎呀!你們一定知道,那首釣魚的詩啊!
學生依臉茫然,女生掩臉忍笑,那個用功的男生用力思索,想幫無助的老師解圍。當時我腦海出現「鏡泊湖」。天啊,那是新的透天社區,早上在途中拿到的房屋廣告,趁等紅燈的空檔迅速瀏覽過。它被掃進的記憶位置,覆蓋了那白茫茫的記憶。
可是,它跟究竟有什麼關係??不是第一次了,再平常不過的常識和事件被鎖碼。
- Nov 26 Mon 2007 00:48
重看台灣。我的異國靈魂指南//莫夏凱
作者說:「我想,總是要把我在台灣這三年的時光、情趣、漂泊與羞恥記錄下來。這本書是我的試作,也許是一種該燒掉的東西,我的中文是很脆弱的寫作,如果可以用眼神寫作,那該多麼美阿,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好用對我而言總是飄浮在空中的中文……坦白說,寫中文`我得裝出一個炎櫻似的「不在乎」。
不管怎樣,寫這本書,我是冒了個險……」
作者是個德國人,叫做莫夏凱,民國九十二年(他認為這個年號演算法往往給他一種特別的樂趣,我想是因為他是德國人的關係)的夏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叫做的文章,那也是他在台灣最難忘的某個夏日早晨。因為他的文章出現在台灣的報紙上,用的是中文。
他寫:我記得,寫作最興奮的時刻,我覺得我好像已經投胎轉世,變成東方人了---相反的,最低潮的時候,我感到我是偷偷的闖進華人這個文化圈,也只能遺憾的承認,我永遠無法全身投入這個思維世界---該認輸就認輸。
雖然他這般的說自己的寫作,可是這些集結成書的文章,透出一種趣味性,一種不同的眼界。我想,中文的表達連我們國人都不容易學好,更何況是外國人。一直都很熱門的國人的作文程度下降的問題,不是我要在這一篇文章裡的重點,但是我想要說的是"觀點"。一種異文化的觀點,在閱讀的時候,讓人停頓下來思考。他提的都是台灣啊。
- Nov 25 Sun 2007 00:55
跨界。文學公民//郭強生
我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涉獵不多,對於永垂不朽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停留在非常粗淺的認識。忘記從何時開始,對舞台劇漸漸產生了興趣,所接觸的電影當中,也包括了一些音樂劇、歌舞劇,自我感覺良好。
最近很紅的電影《髮膠情人夢》,前一陣子來台灣的《吉屋出租》,更久以前的《紅磨坊》、《芝加哥》,我都非常喜歡。當然還有迪士尼頻道的《歌舞青春》更是不能忽略不提,真正要提的是林奕華《西遊記》。雖然有些人認為那只不過是一齣打打嘴砲的戲碼,但,仍有很多部份讓我收穫豐富,叫人深思。
看過電影《證明我愛你》,才知道電影其實是改編自同名舞台劇,我深深的為故事內容折服。當然還有一直想看卻還沒有看的《美國天使》,原著也是舞台劇,後來改編成電視電影,由艾爾帕西諾、艾瑪湯普遜等硬底子演員演出。
為什麼談莎士比亞,又談舞台劇,是因為看了郭強生的《文學公民》,裡頭還有《慾望街車》、《推銷員之死》、《玻璃動物園》、《長夜漫漫路迢迢》,加上前一陣子看一些資料提到的「嵐創作體」,或者是《夜夜夜麻》,都叫我非常感興趣。原來,唸戲劇系的同學房間裡貼的《慾可慾,非常慾》舞台劇的導演,就是郭強生。
- Nov 01 Thu 2007 12:48
學習成長的開始。自慢//何飛鵬
說好不在blog上談工作的事情,不過有些事情跟工作有關係卻又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所以就拉進來一起說。
草莓不草莓!?
跟主任談論到錄用我的事,他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初出社會)就想要有很高的生活品質,工作要正常上下班(我們採責任制)、要有週休二日、要……。他面試的幾次下來,他認為年輕人(年齡層他沒有說清楚講明白)的抗壓性普遍不高,來這工作場所三五天後,就可以知道對方有沒有辦法適應這樣的工作業態。
不要針對工作實際情況大吐苦水,聊一聊職場所看所聽的一些觀念,倒是滿樂意書寫、樂意分享的。前一陣子我看《自慢》一書,剛好這次公司的讀書會分享文章---「認識自己背後的「黑暗巨人」。」取自《自慢》一書。我還記得早前買書看了之後,開心的跟友人分享,我不知道她到底買了看了沒有。
我覺得獲益頗多。提幾本我覺得還不錯的書,35x33《三十五歲以前要做的33件事情》(不在手邊,借人了)、何飛鵬《自慢》、郝明義《工作DNA》、劉孟奇《我七年級 我不草莓》。
縱觀幾本書下來,不約而同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態度」。
我不知道跟我同輩的人怎樣思考自己的工作,對於工作的想法,我姑且籠統稱之為態度。態度可以從一個人談論工作時的話語中察覺,他是正面的、積極的、勇敢解決問題的,還是因循苟且的、抱怨的、視而不見的。
《自慢》一書裡提,工作成果=能力X態度,也就是Performance=Ability X Attitude,可以簡寫成P=A2。《自慢》一書共分六個章節,作者的第一章是「自慢的觀念態度」,接著才是「學習成長」、「專業方法」、「職場關係」、「生涯抉擇」、「私房菜」。放第一章,絕對是有原因的。
他在第一章第一篇文章開始前,寫下這麼一段文字:「人為甚麼會成功??又為什麼會失敗??是因為個性,還是因為能力,還是機運……還是都有關係??對我而言,這些都是,也都不是,我是唯心論者,我認為一切都取決於內心的想法、觀念,以及因為這些想法、觀念,投射到具體的事物上,所形成的態度。」
- Oct 26 Fri 2007 11:06
我離開過。走進泥巴國//張娟芬
我想從結局開始提,張娟芬在「40抵達依然神秘」裡寫:「回來的那晚,電視上有我喜歡的影集,抗拒但還是看了。抗拒的是回到原來的生活裡,但還是看了,我就真正地離開尼泊爾了。那跟我離開台北不一樣,我可能不會回去。可能再也不會回去。」
那句「可能再也不會回去。」深深烙印在腦中,即便閱讀結束很久之後的現在。
「你為什麼不在台北工作,既然你都在台北念書了。」得知我在台北念書的朋友,無論新舊,或多或少都會問起這樣的問題。「在台北念書就在台北找工作」成為一種習以為常後,是不是出國唸書的就得要留在國外找工作呢??除了居留、工作權的問題,除了文化差異以外,一定還有別的原因,讓我們「回來」。
我在台北五年的時間,加上當兵在外一年兩個月,等於有六年的時間我都不在家。「回來」、「回家」,留在台中工作,要重新適應的人是我。另外,我雖然人回到了台中居住,但我離開過,真的回的來嗎??
郭強生談米蘭昆德拉用《奧德賽》的故事說明鄉愁此一主題的矛盾。「從詞源學的觀點看來,鄉愁似乎就是因為無知而生的痛苦。你在遙遠的地方,我不知道你變成了什麼樣,我的國家在遙遠的地方,我不知道那兒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當尤里西斯海上漂流時,故鄉伊薩卡的百姓盼望著他的歸來,他的傳奇事蹟廣為流傳;一旦他回歸故里,父老們只想敘說他不在時家鄉的故事,令他十分厭煩,他期待的是他們終於對他說:告訴我們你的故事吧,「可正是唯一一句他們從不對他說的話」。鄉愁的矛盾便在這樣一個對稱性的欲求當中:你鄉愁的對象與你被當成了另一種鄉愁的投射。
離開淡水的那一天,父母親開車,車上載滿了淡水的痕跡,那些將跟著我回到台中,包含現正在使用中的筆記型電腦。車上他們問我:「你覺得你大學這幾年,學到了什麼??」當時我答不太出來,不過還是煞有其事的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現在要我說,我學到了如何「觀照自己」。
- Oct 20 Sat 2007 00:35
何止一瞬。人生一瞬//詹宏志
我想像這是一個人與記憶(或是遺忘)搏鬥的紀錄,因為是關於記憶,所有的故事也就如同亞里士多德所說,都隱藏一段失去的時光。那一段段時光,相對於永恆的時間,如露如電,似泡沫又如幻影,只能和昔日專欄的名稱一樣,叫它「人生一瞬」吧。 |
人生一瞬,應是指人生何其短暫,一瞬之間。
張惠菁在《告別》一書提及「蜉蝣」這種生物,牠的一生只有短短三個小時;並且提到《詩經》對這種生物沒有太好的評價。「自此而後,中國文字裡的「蜉蝣」兩字,不只像源自希臘文的ephemeron帶有短促的寓意。」
相較於地球這巨大的生命體存在好幾億年,人的一生何其短暫,往往老之將至一回首,青春遙遠,回憶如秋之葉紛紛落地,觸著心田。萬般滋味,百感交集,也許是對某段時光的依戀不捨,或許是某個地方的懷舊眷戀。在人的記憶裡,人生被放大地無限綿長,來來去去,進進出出自己與他者的歷程,又留下些什麼,又帶走些什麼??
總在轉身之際,意識那些枯萎、凋零的人事物,小心翼翼的拾起碎片,收納進名為記憶的珠寶盒。也許是一張有著刺點的泛黃舊照片,或許是墨水暈開無法辨認字跡的小紙片,還是故人所贈的一條項鍊,都藏了一個故事。
看詹宏志娓娓道來生命中的故事。是時間的,亦是地方的。時間的流逝之中,人的生老病死,與萬事萬物並無不同;是因為人的情感因時間有了變化,我們懷念、想念、思念。又可能是一趟異地之旅,在彼地重新認識、發現了自己,那是在此地無法意識、察覺的自己。
詹宏志寫:「記憶,既不是感受,也不是觀念。記憶,是時間流逝後我們的某種知覺或觀念的狀態或情感。因此,所有的記憶,都隱含一段消失的時間。」
就讓我們翻開詹宏志的時光之書,品味消失的時間。
- Oct 18 Thu 2007 22:00
突然有一種。哀愁的預感//吉本芭娜娜
吉本芭娜娜出了新書:《阿根廷婆婆》,封面是奈良美智所繪。早在連鎖書店的平台上看過好幾次日本書展,吉本芭娜娜的書一字排開,還滿吸引人閱讀。不過,《不倫與南美》、《鶇》……等書,當時翻閱的時候,沒有很大的感覺,也不會想要讀完。
《單向街》裡頭,再一次出現了吉本,這一次是她的作品《哀愁的預感》。在圖書館找到這一本,「感覺很特別」的中篇小說,便決定帶回家讀。沒想到卻掉在這一本「哀愁」加上「預感」的小說裡。
這是一本有著老少配,(沒有血緣關係的)姊弟配,失憶症,第六感,這些殊異元素組合起來的小說。主角總是能夠感覺到「寡居的阿姨」的心情,甚至還可以看見鬼魂(發生過的謀殺案在夢中出現),對於自己的身世有種說不出來的古怪,有一段「空白」的童時記憶。
在小說的進行裡,女主角有一種「預感」,可能是她愛上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當時還不知道),於是離家出走到獨居的阿姨家去。隨著阿姨的坦白,那佚失的身世又從新回到女主角的身體裡。
女主角也才意識到,自己的弟弟其實是跟她沒有血緣關係,應該是說,這世上唯一跟女主角有血緣關係的,就是那特立獨行的阿姨,其實是女主角的姊姊。
- Oct 18 Thu 2007 20:03
平淡的愛戀。向田邦子的情書//向田和子
《向田邦子的情書》前半部,是日記混合書信的體裁,到底「蘊藏」了姊姊什麼樣的秘密呢??後半部是向田和子談她如何度過喪姊之痛,又如何發掘這些資料,以及其中蘊藏的秘密。
有一種作品,是在某個作家過世之後,由他的好友或者親人出版,直接或間接透後當事人的日記或者書信,裡頭是作家的秘密戀曲。不過從向田和子的文字中獨到的是,向田邦子作為家中一份子的角色,影響了全家。母親甚至說:她所做的超過了一個孩子應該做的。
向田邦子對於和子的影響更多,兩人甚至合開的一家小餐館,專賣家常小菜。邦子在台灣因為空難過世時,和子考慮到母親也許會受到記者的騷擾,堅持繼續經營,讓所有的記者都到餐館這。
在姊姊死後出書(也是因為姊姊死後才獲得牛皮紙袋),內容是過世的姊姊過去的一段戀情,而且是婚外情,此書的內容不走揭瘡疤的灑狗血內容,也不是狗仔隊似的大暴料。反而像是站在一個既是親人又是相當要好的朋友的角度,後知後覺的回憶姊姊那一段沒說出口的戀情;以及感情當下,當時家中的種種狀況。
向田邦子的形象,在和子的文字中讀起來,是個既有才氣,又相當堅韌體貼的女人。
大和民族的「內蘊」性,應該說東方人不輕易表露情感於外在的個性,在N先生合邦子的日記、書信往來中,可得到驗證。情意綿綿,不是非得用激烈的表態才是唯一的作法,不一定是洋化的那一套轟轟烈烈的表愛方式,才是唯一的作法。東方人有其「含蓄」的姿態。
「含蓄、柔軟、堅韌」,無論是邦子的為人或感情世界,就是如此。她喜愛她的工作,工作到極晚;她照顧她的家人,很多事情由她想辦法;她的小女人更是在來往的日記、書信中表露無疑。
可惜的是,才華洋溢的她,在一場空難中辭世。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開始引進向田邦子的這一系列書,從《向田邦子的情書》、《父親的道歉信》、《女兒的道歉信》、《 回憶.撲克牌》……。倘若還沒有接觸過向田魅力的人,不彷找一本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