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字[欲]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Jan 07 Wed 2009 00:57
  • 閒聊

音樂、書寫、迷走

我是個喜歡閒聊的人,但是要在我心情好的時候。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時候你以為你還可以繼續付出,可是突然間,精神上被對方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剎那間,你驚覺過去一年多的努力維繫好像變成一堆廢土,你僅僅是視若無睹,他的那一巴掌讓你偏過頭去驚見那一堆徒勞,於是你伸手撫著痛處,無聲的哭了。

我沒有那麼樣的難過,請眾親朋好友不要一直在我面前提起,就讓事情平靜吧。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有些事情我記得,有些事情我記不得,像是相機捧在手裡拍攝街角一景的觸感,像是一個人在咖啡館聞咖啡香味書寫,像一個人深夜面對Notebook不斷輸入,然後疑惑著,被輸出的文字背後隱含的寓意。許多是不是沒有辦法,而是無法下定決心,真真切切的跟自己決戰,然後看是哪個抉擇最後會勝出。

明明知道小腹不斷增大,卻始終提不起勁來去操場跑個幾圈,或是開始進行吃食的控制。明明知道身體發出的警訊,還是每日每夜超過一點才就寢,早上爬不起來去想去的咖啡館看書,都是自己的問題。說什麼暑假之前一定要去游泳池泡水,發狠的游上個十幾二十幾圈,還沒有那個勇氣換上泳褲走進游泳池。

至少又開始寫了。不管什麼樣的內容,不管什麼樣的形式,不管什麼樣的字句,至少又開始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是一腳踏入深不可測的水域,趕緊攀住岸邊的器物,抱的緊緊的,不至於馬上就落水,旋即不久滅頂。這樣的姿勢可以維持多久呢!?疑問像是漣漪般擴大,漸漸看透了那些上面以及資深幹部的種種,透徹的了解什麼是勾心鬥角,以及身處基層的為難之處。他倒是先行明白了,可是他的作為令人不敢恭維,太過於獨善其身以及傲骨,只會替他帶來更多不好的評語。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跟一些人碰面。聽見他們說話,看著他們說話,對著他們說話,他們和我說話,已經很久不曾這樣說著話,到深處裡頭,不斷的逼近一個人,逼近生存,逼近現實,逼近到一種你不得不停止呼吸的距離,等到結束後,你大口大口的吸進新鮮空氣,發現原來自己還活著。

有一些聚會我拒絕參加,那樣的場合不是我所喜歡的,倘若目前的生活模式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那麼在有限選擇之中,我想要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模式,包含不想要跟誰一起吃飯、見面、說話,不將自己搞的很累。

有一些事情我拒絕參與,例如別人的感情生活,倘若自己的感情生活不是自己所能選擇,那麼在有限可以控制的情感額度當中,我想要選擇,自己所能負荷的感情事件,包含不捲入別人的情愛世界,僅僅當作是某個數字周刊裡頭出現的八卦報導,聽聽就算。

對別人殘忍的時刻,無時無刻存在。不是視若無睹就不曾發生。

其次,誠實的兩難。

既然是朋友,就沒有什麼不可以說的事情,有人是如此認為。不過這樣的判定卻又因人而異;同一個人,卻又可能因為事情所涉及的範圍不同,標準也有所不同。於是,沒有說謊,因為我沒有假裝什麼,但,我也沒有誠實,因為沒有說實話。

不誠實,不代表說謊。

善意的謊言依然是謊言,我的生活由一堆善意的謊言以及不誠實堆砌而成,我在想如何讓這些包圍自己的牆去除。這樣會讓生活比較好嗎??我不知道,但,至少,我誠實,但,那又代表什麼,當不誠實甚至是(善意的)謊言可以讓某些生活的細節就為通順的時候,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吧!?

如果你能猜中我要說的事情,那麼,我將會給你一個擁抱。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05

大姐說,等你年紀更大之後,對許多事情就會看的更開,不再那麼計較了。是這樣嗎??難不成長大就是一連串標準不斷降低的過程嗎??

不想讓自己成為難相處的人,但他們要求的,對我而言無異是一種從眾。他們的生活態度並不是我的,要求我開放,能和他們一樣,即和「從眾」不就相同。我看著A,他從不會抽菸到現在飯後一根菸、從不會嚼檳榔,到現在會主動買來請其他人吃,我看著別人的轉變,然後默默在心裡頭響/想起一些什麼。

問題:你(就是我)打算怎樣。

有自己的情緒、主張或行為便是一種「張」(台語)的行為,也許不該有太多情緒的起伏,或過多的額外行動,纔(才)不至於表現出時被認為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容易生氣,還被套上別的罪狀。

原以為還ok,卻漸漸不能接受。也許別太開放自己,或許會更輕鬆一點,直到跟對方起了一些爭執之後,我才感覺到某些東西是真的發酵了。不是向旁人解釋了自己,他們便能夠記住其想法的差異,進而包容。

為什麼選擇書本,大概是因為人和書本相比,書本比較吸引我,人比較有挑戰性。也並非得一直抱著書本不放才是,而是每天每天我跟他們的接觸頻率已經如此之高,我需要自己的空間,每個人都這麼需要不是嗎??無論是躺在床上看漫畫,或者是拿著小本的躲到廁所去打手槍,還是同我一樣抱著一本厚厚書,旁邊準備筆記本抄抄寫寫,我們都需要一個「做自己的事」的時候。

我們同樣也需要傾訴,這也許是柯班跟張大帥能夠如此契合的原因。我想傾訴的卻多是閱讀之後的感想以及收穫,那影響在心中待著,盤據一段時間,然後慢慢發揮影響,我想要訴說。

人同人間,相處與相互了解跟時間不一定成正比。與友人相處久,也許能明白對方的行為模式以及習性,不過這樣和「瞭解」對方仍有段差距。更深一層的「相互」了解,也就更難做到。向對方透露許多,但他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明白來龍去脈的程度上,是否可以認同或者願意接受,不強迫對方改變,那又是另外的課題。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賽克
ps 照片:士林捷運站

要能察覺到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成長。如此。

得清清楚楚意識到有一個「自己」的人生,沒可依賴恃憑的對象,困苦艱難要自己面對。從頓悟的那個時點發現直至終老衰亡,有很長的日子,即使過程端賴旁人協助,但一定是「自己」一路走,不是旁人的人生。

輾轉流離的人生困頓以及掙扎,既甜美又沉重的人生負擔,都是體會了才看的出人生風景的多變,恰恰就是走這麼一遭所能得到的。也許可能將沿途至今的心得分享,不過那無非只是訴說,唯有某些人,見過相似畢竟不相同的路途,能有所認同。而你發現當下,僅僅是一些些感概便能在心裡流轉許久,因為,你就是那樣走了過來。

少言人生,其實是怕自己蹧蹋了這兩字。自認沒經過什麼大風浪,另一方面,我們所謂的大風浪又得是從高點、雲端,摔跌谷底才算嗎??抑或,某些關鍵時期所給予的心靈重擊使你對人生的看法有重大轉變,或終於體會「那」是怎麼一回事時,就可以稱之為大風浪呢??

疑懼的原因是,似乎我們都跨大了風浪,似乎那些風浪「只能」跟電視/電影’上所演出的誇張劇情那樣才算嗎??又或者像是某些報導中,從巨富到負債累累的商賈們才是嗎??那些,究竟代表世上多少人的人生經驗??

許多人的人生被抽繹、轉化,成為紀錄,試圖呈現特定、典型的範本,但有更多人的人是在那位置之外的。

你的人生固然有你,卻無法摒除他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是只要顧固自己,而是與其構連的,一併都要。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說:我要採取的是對我的人生不負責,你想如此,可與你產生關係的未必如此。雖是這樣,但決定佈想為自己人生負責者,也不會顧及他人了。

人生一瞬,一瞬若夢,夢至朝時化為露,人生朝露。人生幾何?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式早餐

已經不太願意或者是說不太能夠想過去,總覺得那有時像顏色太過飽和而有些失真的照片,令自己詫異:真是那樣嗎??

曾經我感到莫大的落差,那落差一直延續至今,沒有意外將來會一直延續下去。在大伍以降與大四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生活。週遭發生的事情,高潮起伏的演變,往往令身陷其中自己來不及,來不及轉變就得硬生生承受、接受,瞬般,幕已落下。

大學時做過的瘋狂事,跟別人的往往不能比較,但對自己而言是相當不可思議。與現下低調簡單的生活相比較,有股說不出的惆悵以及失落,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情來不及做,青春轉眼便過。時間從生命走過,帶走的東西比想起來的、書寫記註的,還要多,還要隱而未顯,可是,參與其中的我,以及友人,察覺了嗎??

「如果有一個宰制我寫作的主題,我所有的執迷,就是記憶---因為我懼怕遺忘,正如我懼怕仇恨與死亡一樣---衛索(Elie Wiesel)」----<�移動書房//昆布>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丟
ps故宮的廁所。

自己常處於一種分裂的現象,就如同張小虹<�感覺結構>一書書名的由來,感覺是感性的,結構是理性的,而交錯反覆的出現,建構我這個主體。

(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成長記憶的房子,老家與童年沒有留在遙遠的另一個時空深處,而是沉積在我們的身體裡,成為隨身攜帶的成長痕跡。我們的生活周遭,我們的經驗與記憶,都在身體裡結晶,化成我們的身體姿勢,我們的一顰一笑,我們的生活品味,我們的感覺結構。

而同時沒有任何一種結構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任何一種感覺是渾然天成的。所有蠢動、飄忽、莫名、糾纏的感覺都在歸檔,一如所有軟的、硬的、乾的、濕的結構都在微調。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的感覺結構,而我們的感覺結構卻又不時溢出我們的身體。感覺結構不是牢籠,感覺結構是認知地圖,也是情感團塊,感覺結構更是逃逸路線。)


即使沒準備研究所考試,依然會關注傳播的議題,面對許多學院知識的文章(論文),看的懂的基礎全都建立在粗淺、皮毛的過去上課(補習班)經驗。或許當時即便不懂,依然在通勤上下課過程中,強迫自己研讀硬吞補充教材(往往是學術論文)的關係,因而能接受(或說養成)有意識的找來看。

那像是土法煉鋼,一次不懂再看一次,嚐試讓自己熟稔。不過並非積極的做,而是慢慢的,在眾多借閱的書中,穿插出現,以用來平衡。平衡感覺,用的就是結構。

在感覺到什麼之後下筆的自己,經常受到那時閱讀的作品的影響,倘若剛好在讀村上,並且神入,有時村上作品的人物或概念會亂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若沒讀過的人並不甚瞭解。

也許是受了接枝(或旁徵援引)的影響,感性(覺)的文章中,也經常引用自己所讀過的某些部分文字,藉其「形」以襯托「意」。拿別人寫好的---比自己更能表述意欲表達的概念的文字,一方面是求精確,另一方面也是下意識的炫耀自己看過不少書。

實質是為隱藏自己寫作(論述)能力的強烈/嚴重不足。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總是要進行下去的不是嗎??你還是會繼續走下去,跌倒了也不後悔??」

「對,跌倒了也不後悔。」

「那麼我會祝福你。你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的。」

「祝福,多美好的一個辭彙。已經很少的人,會這樣坦白的說出這樣的話。到底是因為現在的人沒有那樣的情感,還是因為不知道應該如何說!?」

「不久之前,我是後者,現在改善許多,而我相信有前者的存在。」

「冰冷殘酷的社會裡頭,還有愛以及美好的事物,但是還有在那兩者之間令人麻木的一切,一些人活在前面,一些人活在後面,還有大多數人都活在中間。」

「所以許多人都在『中間地帶』!?」

「是。」

「就像是人間卡在天堂與地獄中間!?」

「恩,不過這些之外應該還有被放逐的地方,收容像我一樣在這三者之外的人。」

「這聽起來很孤獨。」

「我想,無論是天堂、地獄、人間,都是很擁擠的。而我渴望的存在是單獨的、疏離的,至少會有那麼一處地方是屬於我們的。假若,沒有容身之處,那種沒有地方屬於我們的存在感,也至少是種安慰,那更證明了孤單這件事情。」

「不過你卻擁有別人沒有的真誠,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也許,那就是造成我願疏離的原因之一。我想要相信有『信念』的存在,不是宗教的、政治的,只是要相信。」

「相信什麼!?相信你自己、愛與真誠還是冰冷與殘酷!?」

「我想相信我可以,我想相信有自己,無論是愛與真誠,冰冷與殘酷,或者是在那之外無法歸類的所以感覺。」

「為什麼!?」

「因為,我感到莫大的不被瞭解。但,一開始不就破題了嗎??故事總是要進行下去的,不是嗎??」

「如果這只是夢呢??」

「我相信就好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著不把話說完---11

獨自

踽踽獨行,有時候我也感受到莫大的孤獨在身上流竄,似乎放過其他人,獨獨在我身上,只要我寫我心的時候,那感覺越益強烈,往往差點將我吞噬。

那天我同A說起以前唸書的時候,總是可以將當下所感受到的時候趕緊告訴他(或她),現在已經沒有辦法,於是成為密密織就的文字絲絹。A說,我知道,你已經內化了。

不,我想告訴他,那不是事實,那僅僅是因為孤獨罷了。那僅僅是因為無從分享而已。

閱讀,書寫,本來就是孤單的事,私人的事,不過這孤獨會滲透到生活裡頭,隱隱約約的作痛,提醒著你,某種循環。

當你感到孤獨,你只能孤獨的寫,孤獨的讀,在那之中,你感受到一種釋放,於是你不在孤獨。那是滲透地孤獨起了化學反應,反應式從左到右,就無法逆反應。

於是只能一直循環著感受到孤獨,坐著孤獨的事情,釋放,然後又再次感受。

那就是一種修行罷了。

%%%%%%%%%%%%%%%%%%%%%%%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0 Tue 2007 23:12
  • 雨天

大雨徹夜不停,坐在衛兵亭裡,收音機音樂流洩,讀小川洋子<�無名指的標本>裡頭六角形的小屋,似乎我也想在這半封閉的亭裡傾訴什麼。雨聲沒歇的浠瀝嘩啦,似乎要將我困在這一方狹小空間。將窗戶開個小縫,讓空氣得以進出而不感窒悶,卻也帶進雨天特有的氣味以及夜裡的冷意。

以往是討厭下雨,卻在住過淡水後,對於雨沒那麼排斥。除了外出不便之外,沒什麼特別的厭惡,甚至頗有好感。

喜歡孫燕姿的<�雨天>「你能體諒 我有雨天 偶爾膽怯你都了解 過去那些 大雨落下的瞬間 我突然發現 誰能體諒 我的雨天 所以情願回你身邊 此刻腳步 會慢一些」歌手詮釋的恰到好處,尤其是那想堅強又脆弱,共鳴久久。

下雨天,不是會容易令人心情開朗,縱使不討厭,仍不至於在下雨的時候感到開心興奮,而是沉靜的多。雨天似乎能夠使然感觸良多,看著雨勢,無論滂沱大雨亦或綿綿細雨,總憶起往事。冶許是因為雨天的潮濕和人身上百分之七十的水分有連接,隱隱牽動才在自個兒內心的深處記憶。

雨天,漁人碼頭冷冷清清,佇立在店門口味的爆米花機,沒賣出去的爆米花躺成浪狀,逐漸的冰冷失溫,即使加熱燈是開著的。我在櫃檯後,只能不斷的整理各項材料來度過空閒,偶有客人進來,便相當開心,總是會有元氣的說「歡迎光臨」,在離開的時候說聲「謝謝光臨,歡迎下次再來。」

雨天,等等要上課,這種忽大忽大的雨勢是淡水,不應該是說冬日的台北都是如此。因為開會的關係,所以很晚才回到家,洗個熱水澡後變沉沉睡去,還記得剛鑽進被子時,那有些冰冷的溫度,是因為濕氣很重的關係。醒來,望著窗外,顏色依然灰暗,看不清楚是否有雨,還是得帶著雨傘出門。

雨天,外頭烏雲密佈,很難分辨時間,上午和下午都差不多,不過十點半要上班是清楚的,所以現在是早上。趁著上班前整理整理房間,外頭雨勢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卻不是那麼冷。不知道今天店裏客人多不多,不過我能想像因為店裡與外頭溫差的關係,所以玻璃起霧的樣子。裡頭看不清楚外面,外頭看不清裡面。

下雨洗滌都市裡的煙塵,與後的空氣是清新涼爽的。下雨滋潤大地,是萬物升凌得以持續生長,水是萬物不可或缺的要素。似乎在雨後的自己總能想到什麼而心理寬慰,想通什麼得到紓解,想起什麼而感到懷念。

雨天,晚上的雨勢暫歇,早已辭去工作,離最近的考試沒多少時間,所以沒同誰連絡,所以沒別的心思在其他事物上打轉。晚餐吃飽後,下山去到星巴克到到結束營業,坐在2F或3F地靠窗座位,雨珠凝結在厚玻璃窗外,遠處捷運站外的路燈一盞盞昏黃光芒,是地面上的星子。店裡頭的咖芳香瀰漫,帶著暖意,趨散了打傘走進店裡時身上帶著的寒意。

也許雨天也是邂逅的好日子,外邊雨勢愈大,所以找著一處屋簷甚或騎樓。也許同身旁的人攀談,即是緣分的開始。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253

深夜,一點多快兩點,因為是星期六夜至星期天,依然有班長尚未睡去,依然在執勤室裡談天。一牆之隔,在外站衛兵的我什麼都不能做,因為兩台攝影機對著以外,還得守著以免裡頭的人隨時匯出來。執勤室裡的對話笑聲交雜與外頭的靜謐形成對比。

其他人的房間早已在十點就寢時燈後暗去,那是每天都一樣的動作,毫無例外可言。這頭的日光燈兀自亮著,延伸自走廊的盡頭沉去,一片漆黑,像是一條由白至黑的漸層色帶。BGM(背景音樂)在兩點多響起,是別人的打呼聲加上外頭淅瀝瀝碩大的雨聲,輕微的涼意以及下雨伴隨而來的溼氣自門縫外悄悄潛進,只著薄薄的西裝褲,令人不自覺打了個冷顫。

連日來,天氣晴雨不定,氣溫冷暖難料,總令人聯想到前些日子一部半紀錄片性質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前美國副總統高爾談全球溫室效應以及各種污染帶來的災害。一月一號出刊的ppaper裡頭介紹的書籍也就是跟電影同名,是英文的,但是很吸引人。

學者說,<�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所描繪的現象,地球正發生,只不過電影中的全球異變災害當然是誇張化,但類似的環境反撲,倘若不改善,總有一天會降臨的。

班長們陸陸續續離開回房歇去,整棟建築物也終於安靜。是才由某個房間裡傳來的呼聲似乎也停止,外頭的雨勢不若剛剛一般,轉成零星的水聲。不遠處,地上點著的蚊香裊裊,燃起的煙彷彿婆娑起舞一般在這空間裡繚繞,爾後淡去散在空氣當中是一室的菊香精。聽說對身體不好。

從一點二十分被叫醒,一直要到四點多才會換人的期間,百般無聊,若非剛剛長官們還在,便可從房裡偷渡本書來打發時間,也算是驅趕瞌睡蟲的方式。不少本書便是在這麼深仍無法睡的夜裡讀完,像是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他方>

曾無聊的揣想,在退伍之前能看完多少本書,本想猜個數字寫在本子中,到了年底快退伍之際,在兩相比對,定是個有趣的目標。只不過隨後認為,某方面來說,便是給自個兒壓力,讀書/閱讀這件事,不應該同工作一般,好似追趕完成什麼才是。這念頭便擱置下來。

許多人不喜閱讀,有很大部分是在受教育學習過程當中,沒能體會到閱讀之樂。因為現行教育仍是考試引導教學,學生多是強迫背誦、記憶,而非理解或者領略到那些藏在書本背後的概念。在讀書考試之餘便不願再接觸可以啟動閱讀樂趣的課外讀物,除了漫畫以外。

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多接觸課外讀物,但每日被大小考試追趕,放學之後還得趕赴一堂又一堂名師授課的課後補習,身心早疲憊。回到家中更難抗拒電視、網路遊戲之誘惑,讀書,不再是選項了。

這是多少學生共同的回憶。至今教改多年,卻未見成效,甚有不少報告指出學生程度,每況愈下,素質低落,甚有報紙報導以「大學高中化」為標題,是讓人憂心忡忡。不過有多少父母雖曾經走過這麼一遭,卻在生兒育女後,也讓自己的子女不要書在起跑點的想法給凌駕,將之送入一模一樣的惡性學習過程當中,多少也成了這體系的共犯結構。

事實上有許多重要議題是值得我們深思,而是否能有更具洞見的思考,以及有建設性的作法產生,其實是必須仰賴自個兒多聽、多看、多思考,而不是輕易的以「顏色」來區份。多多認識相關議題,明白其他國家是怎麼做,優劣良窳的差別又是什麼??

擁有一股向上的良性力量的思維,接著在事情做好,也就是找到對的方向、向上成長,然後用對方法。學生時期被考試逼著,出社會被工作壓著喘不過氣,許多人無法領略讀書之樂,更不願去思考一些重要的議題,似乎自己的人生,國家的前途,也都這麼磨損下去。

究竟黑夜過後,當我睡去,在度醒來後,會見到什麼樣的明天??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新回到大量、大量的書寫當中,也許算是一陣子的大清倉,將斷裂不連續的想法給重新組織,然後好好的說清楚。

這龐大的文字對自己的生活並無直接而實質的幫助,因為不會同實際生活在身旁的人提起這麼多;頻率不同,想法不同,甚至不會有什麼交換意見的舉動,多數在無關緊要的嘴砲中讓時間流逝。吃飯、送貨、睡覺、站哨……重複著佔據著每天的生活。

在部落格上的書寫,就像是自己唱著獨角戲。這些日子以來,這麼多複雜的文字,沒對熟悉的友人們能有什麼幫忙,他們也同這些很遙遠,甚或不來看。但我依然這般寫下去,是種習慣了。

我要的世界
作詞:蕭亞軒 作曲:陳偉 編曲:陳偉

遠方天空 雲層遮蓋了前往方向
迷失在黑暗之中
天使問我 手中緊握不放的是什麼
我說 尋找夢想的燈火

有時我 會失去力量
再艱難的旅途也要驕傲的走過

*眼前的世界 音樂演奏中
 不停挑戰我 就算曾悲傷過

 我要的世界 夢想在懷中
 未來呼喚我
 相信我會堅強的走到最後*

人生會有 疲憊想放棄的時候
看不清路的盡頭
天使身後 太陽叫醒希望的翅膀
那是 未來伸出的雙手

失去過 相信的力量
再艱難的旅途也要驕傲的走過



鍾文音在上中天書房的時候說:寫作是源自於一種內需;內我的凝視。她也提到過去當情感感到困頓,在這島上悶滯太久,於是她出去旅行。她回顧母親以及祖母那一代的生活,對比著她青春的九零年代,她想要對話。

我對於一些關鍵詞彙相當的感興趣,像是對話、困頓,內需。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i

他對我說:你的文字跟你的人搭不起來。

或許這可以指兩方面,一個是字跡跟本人形象有所差異。一來是本人娃娃臉過嚴重,但寫起自來龍飛鳳舞的,還包含了一堆簡字,整個就潦草,但要說不好看嗎??倒也不是,就像大人的字。現在剪短頭髮,身形瘦小,約莫國高中生模樣,是有番落差。

另外是自己本身書寫的內容跟本人有第二層的差異。那日,她告訴我,我的文字不像友人們那麼生活化,寫的便是日常、職場,而我的多是偏向於自己所讀的那些書,冷的,並不熱。

猜想,這和對自己的的要求也有關。近一年來,企盼自己的修為能夠是「不慍不火」這樣的程度,所以情緒上的起伏真的也不若大學時那樣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常常沒有什麼表情,但卻被視為臭臉以及心情不好。當時的生活加上那種心情起伏是極為傷身的,那種後遺症在往後的日子漸漸顯影,於是現在還在調整期當中。

生理在調整,心理在調整,文字,也跟著調整。

的確,所讀,所嗑下的文字影響了我,某些字句更是經常被拿來一再的引用,似乎都快成為了”引言狂”。我以為,那些是自己對於某些精準的文字的崇高敬意,便是讓其不斷的出現,形成記憶,進而內化。也許到了哪天,自己也可以創出那樣的構句,到位的用語,貼切的描寫。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to13
ps 國際知名品牌 DOLCE&GABBANA (義大利)

有時我會想念從另外一個人身上感受到體溫的感覺,即使多數時候我是不喜歡別人輕易近我身。我很少做出過份觸碰身體的舉動,無論是自己或者是別人的。我沒有和誰手牽手的走在街上,不過曾經有過幾次挽著女性友人的經驗,不過時間都不長。

對於自己的身體,說不上厭惡,但是不到喜歡的地步,應該算是沒有感覺。對於肉體,我似乎是多了較多的意識的渴望,卻不見得真的會有所實際的表現,明白的來說,漸漸的懂了會去幻想在衣服包裹下的身體是什麼樣,甚至是對方所擁有的性器是生做什麼模樣。

開始有了好奇之心。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6_02270053

走到生活的困頓之處,不知道該為這段文字落下什麼標點符號,該是頓點,逗點,還是句點。更有可能是驚嘆號加上問號,那代表我的疑懼。

或許是寫了太多內心的東西,所以這裡總是呈現一片荒漠的狀況。不過在我想了很久之後,依然是不會改變。在這五日的假期寫了很多的文字,那是針對我現在困頓疑惑的生活,提出儘可能的回答、回應。

一有機會我就會去小黛的部落格,看看她又寫下什麼新文章。她是個產量很豐富,文字相當有風格並且寫出某些我講不出的東西。我會將某些段落記下來,就像是嘉言摘錄那樣,這幾天因為心境的關係,我反覆看著自己的書寫,看了好多留存下來的文章,很喜歡她所寫的這一段話:

「我們都在尋找自己,而尋找自己就是面對自己的時時刻刻吧,心裡的東西太過飄浮的時候,就看看現實,現實太過殘酷,就望望本心,輪迴的往返,只要是正心誠意,多少還是可以從中明白點什麼,如果一直往一個點低潮下去,恐怕就會迷失在一廂情願的主觀中打轉,剛強又脆弱,鬱悶又失落。生命的寄託和情感的 歸屬,有時候就是這樣,那與尊嚴不相干,人們卻老是拿出來跟維護尊嚴打仗,過份的貪念,卻不明白那些所作所為是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好,只想佔有,對困難的事情只要求自己去過渡難關,滿腦子都是無形的壓力。

  所謂的領悟,或許就是在尊嚴與現實中的矛盾外,開出的另一條支流,唯有知道自己匱乏了什麼,才會了解自己的空洞與虛浮,而才能真正開始去想,要不要去釋懷,或是繼續奔命追求,還是來個中庸。都好。」


我很難去解釋位什麼目前會遇到這樣的困頓,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也不是忽然就莫名的憂鬱,而是感到不安,心情總是起伏的、焦慮的。總而言之是精神上的問題。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978

「你還能愛嗎??」

這麼一個突如其來的疑問,在心底響起,我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

打趣也好,不是也罷,我成了真的沒辦法給出一個能或不能的答案。原因當然有很多,只不過是不會同身邊的人談及的。

我拒絕把談連愛直接和愛上一個人這兩件事情畫上等號。

交往不一定會愛上對方,結婚也是,倘明言若沒有喜歡又怎麼會和對方在一起,不過我指的已經不單單是喜歡,而是更深的那種,會痛的翻滾的那種,會痛到說不出話的那種。

是否我仍沉浸在過去往事的傷心當中??是否我一直要求獨立,所以可以連同戀愛一起捨去??讓我就這樣一直一個人很久,雖然我也沒有很長的時間有過兩個人踏實的在一起過的日子。

也許,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所在。

曾提寧缺勿濫/寧爛勿缺的兩相辯證關係,在跟朋友的討論之下,似乎到最後成個人選擇而沒有了答案。那麼其實我早就明白,我是偏向前者的自我要求者。

他說,只是談個戀愛,何必這麼計較,真想談,就得主動積極認識。他更會說,你並不差,比起他看過的其他人,我的條件也不錯,諸如此類的建議。最後這些都會化作一個疑問:你怎麼會沒有??然後指向我。

才發現,自己是那種面對感情,人與人之間的友情、親情、愛情,往往都是相當退化的那一類人。更嚴格的來說,不是冷感就是極度渴望。

肉體包裹著靈魂的我,也會傷心難過,只不過不願意在旁人的面前,將脆弱的一面表現出來。搜尋回憶,最鮮明的一次為了感情的事情落淚,彷彿是好久遠,上一世紀的事情。依然掛念著對方,那也只不過是一種懷念。

懷念著曾經瘋狂有著投注對象的自己,有一個那樣的人,讓我嘗到酸甜苦辣,等電話,等簡訊,等電子郵件……各種甜苦交雜的,等待。

江蕙詮釋台語歌:遙遠的等待,是這樣唱的。

「我等你等你倒返來 漸漸等甲欲變成無奈
雖然愛你心情原在 但是等待像斷崖
思念是遙遠的境界 若無信心等無路來
一旦情愛看無未來 有結局 無結局 無愛等待

我等你等你倒返來 漸漸等甲已經無熟識
雖然猶原為你關懷 但是鬱卒誰人知
分開在遙遠的世界 若是秤心等無路來
嘸願擱再繼續亂猜 就準煞 就看破 無愛等待」(作詞:武雄 作曲:鄭華娟)

在當時,那樣的意境我以為是描寫的貼切的入了骨。

然後呢??那些是往事,不可追憶,問題問的是現在。

在我離開了那樣的環境,心中所想的多數都不再這類的問題上打轉了。甚至目前所用的心力也沒有刻意放在那上頭去努力,去嘗試。反道將自己一股腦的丟到「社會」這環境當中,讓自己開始看見,接觸到完全不同於我的人。計畫盤算著自己的未來,感情的部份,則完全的隨緣開展。

記得一個作家約莫是這樣寫到:倘若一個人在這方面別無所求,套一句我自己的話,作為一種積極的放棄,那麼很高的機率是注定單身了。

後來,我沒讓更多人清楚我的事,因為我發現沒有必要。不願花時間再向人解釋,不願再花時間去使別人來理解那些連同我都沒有答案的問題。這裡是一個將愛當做收視率在販售的島,我的愛很有可能被扭曲的程度是如此的大。

直到現在,我也還在想,還能愛嗎??

其實一開始也只不過在問自己,流淚是什麼時候的事,開始找著回憶裡那一個流淚資料庫。在龐大神秘的系統當中,先後蹦跳出來的檔案卻沒有時間先後,以一種我步知道規則的方式出現。接著是跳到了「愛」。

思及一些陳舊,不再簇新的人,對我他們現下的生活狀況也不知道,沒有更新,封存了起來。

是否關於在我身上,面對他們所產生的那種情感能量,也一併隨著檔案的完結封存而凍結不再開啟。在冰天雪地裡的發電廠,因為沒人進駐而埋在漫天風雪當中,沒有運作,宛如不存在一般。

然後呢??我所能給的答案是什麼??這是申論題,作答時間不拘,可以call-out,也可以接受call-in,只不過沒有刪去法可供選擇。但經過這麼久,依然是沒有標準答案。

也許愛不能夠被提問,沒有辦法被回答,只能被感受,是一種存在。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955

難懂的意義,拗口的書寫,彆扭的自己

曾經在白話文一文中提及我的書寫,又聽見幾位說的:我的書寫在遣詞用字上,書寫的意涵在理解上,或許,或許多少有些不好進入的障礙存在。若書寫的我是另一種真實的自己,那麼我認為「他」是彆扭、執拗、難訴的。

不知那是否可稱為一種風格,至少我可以說,字數多是其中之一的特色。不過,那是在有個概念或感想真的想說完,所以便一口氣談了很多,書寫也許多。

曾經有一段時間,一篇文章是好幾本書的感想、抄寫,好幾天累積的書寫所構成的結晶,往往那都令我相當的滿意。

現下時間少了,便沒有花工夫繼續那樣的作法,純粹提煉腦中現存的想法。也許好些篇都只不過是斷斷續續提著相同的事情。那或許像老太婆的裹腳布,沒什麼人會想看,但我仍不斷持續著。

孫梓評在<�除以一>的序當中寫到:「時間層中的舊事,在成長之後,還不願意放棄,世界的異端,在回到原點之後,還要一再地想起。身體底的意志,是否也在不覺中叛離著我?他人與我之間,有什麼可說或不可說?這些點線面之間的情事,始終困惑我生活的截面,所以我行走的片刻,會遇見網,龐大之網將我半路攔截,要我提筆書寫。」

生活是書寫的來源,我的生活未曾止歇,時間對待我如同眾生一樣的流逝,沒有特別,於是我得以把話繼續說下去,談著一個又一個可能只有我才懂得故事、寓言。

面對已逝的青春時光,一再回顧之時,也總是有不同的關點,不忍心將他一筆勾銷,一言難盡,一蹋糊塗,反此種種,都像是小小斷代回顧中的召喚,喚他們到我耳邊,給我可聆聽的線索與資訊,我任由這些那些閃逝、發光。

這裡是我的地方,我對自己的認識以及旁的人對我的知悉----我並非普普通通的人---那或許間接解釋了這個標題。我是個想很多甚至可以說想太多的人,無論是天馬行空,或者對事質疑,還是好奇心重,或者單純多慮……等。

於是往往我想表達的是抽象的「感覺」,也許我就花費氣力在描述上,也許我自己為那是頗為直白或另類的,但旁的人或許不那麼的認同。

但,那就是我。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很驚訝於我的文章、文字數量,當他看了我的網誌之後。另外的他,借去了我的成功筆記本,訝異於我哪來這麼多時間可以書寫密密麻麻的文字在裡頭。

有個念頭不經意的竄進腦中,我開始想要知道,是從什麼時候便不斷的有如上癮般的書寫記錄著生活的點滴,明明更久以前是沒有這般的習慣。

是否是因為長期以來過度壓抑自己,太長,太久,找不到適當表達自己的方式;是否因為無人可說,無人可分享,所以才會將腦子裡那些閃現而過的想法捕捉,進行錄製。

提過,我最討厭別人說我想太多,無論是有沒有涵括其他種的情緒在裡頭,但是我認為那是一種「我拒絕」。當我很想跟你說些什麼的時候,往往最後的結論是一句「你想太多」,往往惹的我內心一股腦火。

於是,我便不喜歡在同旁的人說些什麼內心話。

有些朋友,我知道他們是好意的,聽完我說的東西,也能夠聽的進去,或許他們也很開心我會跟他們分享。一開始,我是開心的,因為能夠雙方面的去進行溝通以及了解,那可以使的我透由別人來更了解自己;不過,後來我覺得那太麻煩別人,而且也不是那麼多事情旁的人可以理解。

於是我同自己說話。

是的,我意識如果想法沒有被儘快的記下,便可能會消逝在下一秒鐘,我不願見到那種事情的發生。我曾寫過不得不寫網誌的十個理由,也許到最後可以濃縮成為「自己和自己交心」這簡短的幾個字。

和自己交心,是因為透過自己對自己的閱讀,能夠去檢查出沒有辦法輕易查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嚴格來說,我自己的網誌不是和別人交心的,要理解別人,需要去閱讀別人的文字,旁人的文章,去進到對方的世界裡頭。

雲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