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究竟什麼是BOBOS?撇去聰明善辯一如廣告文案的這個複合名詞:布爾喬亞的波西米亞人,它是美國戰後嬰兒潮在當權者仍然保守反動的六七0年代成長,經歷了革命與搖滾樂,然後進入他們曾經反抗或視而不見的資本主義社會後,所呈現的一個集體面貌。

他們在妥協或適應的同時,仍堅持著反抗的精神。資訊時代的快速來臨,帶給這些高學歷知識份子創造的高度空間與財富的快速累積,於是他們發展出一整套不同於「傳統美德」的自我展現的方式。這條曾經被冷嘲熱諷化約成「從嬉皮變成雅痞之路」,有它截然不同於過去任何世代中產階級的生活價值與歷史經驗,即使其中有虛矯自戀的成分存在,那些虛矯自戀將亦是脫胎自嬉皮時代的類質產物。


布爾喬亞 和 波希米亞 的新族群 - BoBos

波希米亞 (Bohemian)一詞來自法文的 "bohemiens", 指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一群反文化的年青藝術家. 話說18世紀末, 畫家只是在社會中下層的一種職業, 也是為上流社會工作的工匠, 他們並沒有自由創作的空間, 沒有多少學識, 也沒有社會地位. 他們以販賣藝術品為生. 正因如此, 一班年青的藝術家在19世紀初聯合起來發起了一連串的運動, Romantic Movement, 去獲取大眾對他們的專業的認同. 他們亦成為了最早期的波希米亞族.

<早期的波希米亞族 by Thackeray> 現代的波希米亞族群喜歡藝術, 文學和音樂, 經常性地反潮流, 或喜歡自由地發表他們對生活的觀念, 亦不受傳統的思想所約束. 換言之, 他們喜歡另類的生活模式, 崇尚自由解放, 而他們多半是藝術家和知識份子.

至於布爾喬亞 (Bourgeois), 就是馬克思口中的資產階級. 他們在大企業內工作, 生活細節一絲不苟, 腳踏實地的做人. 他們捍衛傳統和中產階級的道德觀, 也就是 80年代的積極進取的典範.

到了 21世紀, 年輕的一群, 大約由 25 到 40歲左右, 無論在心態, 處事方式, 工作態度和消費模式都在不斷的調整和修正. 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新的階層, 他們既不是波希米亞族的嬉皮放浪, 也沒有布爾喬亞族的古板, 他們是兩者之間的混合, BoBos. 這些認同資本主義制度, 卻懷有社會主義理想的菁英份子, 個人品味表現得很偏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