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了

這一段話讓我看的起雞皮疙瘩,我心想,一定要節錄放上來。

「如果一件事肈始或結束不一定需要理由,那麼整個歷程並非謂了說服誰或催眠誰,因此存在不流暢的節奏感不值得意外,那僅僅是發生於生命中某依平凡時刻的遭遇,任何人都會在某種時刻得到某種缺乏。

特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很容易忘記,輕忽它帶來的副作用與影響。

然而,我們有必要對人生掌握至十分精確,萬無一失的地步嗎?」


15個章節加上自序,我竟然看了兩個星期左右,在凌晨三點20左右,趴在床上寫下這些字句。看書的速度很慢,之前就過,除了花時間咀嚼文字的美以外,對於書籍內字句組合而成的畫面與意念,領略的速度也慢上許多,但,我依然想讀。

想讀的慾望驅策著我購書,一本買過一本,一落買過一落,那些書籍跟雜誌堆疊的滿桌,無力整理,卻又在撫摸的霎那感到心滿意足。書桌上泰半盡是沒拆封的雜誌跟看不到三分之一的書。用購買降低生活的焦慮,卻換來讀不完的焦慮。改天是該讀一讀羅洛梅《焦慮的意義》才是。

「生活的天平傾斜的厲害,我變的可以一一細數納其中的枝節,雖然依舊沒有控制的能力。」

這一本《我明明為妳勇敢了》,是老妹送我的生日禮物。她問我想要什麼,我說除了書還是書,她要我開書單給她,所以她給了我小六《我明明為妳勇敢了》+酪梨壽司《去它的萬一》。我從小黛那連到小六的blog,可是我現在很少去小黛那。曾經有一度我非常喜歡小黛的文字,她的文字對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回去看那些舊聞章依然是。

要如何才能有那樣的句構??是什麼樣的心思才會那樣下筆,有那樣的文字??小六在blog上寫他的同學梁光宸,我相當感動。我想起張清志在《告別的年代》與馬世芳在《地下鄉愁藍調》中,紀念友人的文章,蘊含了綿密溫厚的情感在字裡行間,又像是對青春的揮手告別。

我不也是經常如此!?

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是容易感傷的人;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很在意外表;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容易因別人的一句話而受傷;長大後,才發現這世界不如小時候想的那樣---沒那麼困難也沒那麼簡單,恰恰好是有點難又不會太難的程度,餓不死有不致於富有的程度。

我被那些與眾不同的人吸引,讀的愈多,和友人聊的愈深,對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有了不同的體認。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過,在別人眼中,恰好我也是特別的。以前的自己從不那麼認為,也沒試圖去理解這件事情本身背後蘊藏的意義。是漸漸的懂了。我跟同事A不同,不那麼愛虧女生;我和同事B不同,我僅僅具有成為購物狂的資質,但本身不是;我因為這個月沒買什麼書感到焦躁,對於沒有留下什麼可對抗遺忘的隻字片語感到心煩意亂。

他寫:「經過了二十五年又八個月,才明白自己個性上極大的弱點,甚至也可以說終於承認那種優柔寡斷的猶豫根本沒有美感可言。隻身前往沒人認識的國度,對害怕孤單造成視界旋轉的症狀來說,不啻是一種絕佳的治療方式。我已經稍為能體會電影Jerry Maguire裡無法獨處的Tom cruise說出「You complete me.」這句話的心情。」

我也非常非常喜歡中文譯名為「征服情海」的「Jerry Maguire」,只不過那是我國中時候的電影。那一句:「You complete me.」像是某個咒語,讓我一直尋尋覓覓那樣的人選。一如他自己寫:所幸二十幾年來,我認為最難說服的就是自己。

總是有很多的小聲音在心裡迴響,最近又開始想工作未來的事情。成為正式員工之後,朋友要我好好想一想未來。未來就是一直來一直來,一下子就尾牙,一下子就要過年,一下子年後又要辦活動,一下子、一下子……。或許沒多久,2008年又過去,已經過了25歲的我,踏入後二零時期,已經不能稱之為半成年。

「原來人生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怕弄不清楚自己是誰,又愛過誰。」

這一篇讀書心得寫的零零落落,應該也是代表最近我的生活過的二二六六。不過,至少我知道,我漸漸清楚我是誰,也明白愛過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