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09 Sun 2006 03:48
  • 廣播

r1_jpg


ps 題外話。無意間找到一個國外男模特兒、明星的網站(網站裡全是男的),下載了一些圖片,只能說養眼極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四分之一的世紀過去了,「本土化」變成了主流,甚至變成了政府不遺餘力推動的意識形態標準,然而當年的疑惑問題,卻沒人在認真在乎的問了。「本土」、「本土化」不再是一種態度、一種方法,變成了一套固定的意識形態。這種狀況下,「本土」、「本土化」取代了以前的國家意識形態機器,反而阻礙了我們對於現實的關照與理解。

外傭外勞,以及外籍新娘大陸新娘,是「本土」的一部分,卻不在「本土意識型態」接納範圍內。今天成為主流霸權的「本土意識型態」,別說是外傭外勞,就連台灣居住了幾十年的「外省人」,都不在他們的「本土」範圍裡。

如果「本土」帶有這麼強烈的排除條件,排除完了,剩下的那一小塊,怎麼會是真實的台灣呢??本來要拿來反抗「虛幻中國意識」的「本土」,今天卻搞出了一個「虛幻的台灣」,一個只存在於本土意識型態者想像中的,假的台灣。

六零年代以迄九零年代,見證了洶湧的「留美潮」。很多人去了美國,很多人見識經歷了幾十年美國最主要的衝突---種族衝突。用美國「民權運動」中檢討出來的標準看,台灣對待外傭外勞,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集體歧視」了。隔離、壓迫、屈辱、剝削,哪一樣沒發生過?更關鍵也更可怕的是,整個社會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不具備歧視自覺的歧視,是最嚴重的歧視。

因為這些被歧視的人,不會長期居留在台灣,我們就誤以為自己很安全。儘管那麼多人留美,卻太少人學習到美國歷史的教訓:集體歧視造成最大的傷害,在於腐蝕了一個社會「人的態度」,讓這個社會習於隔離、壓迫、屈辱、剝削等不文明的手段,終致也無法在文明的對待彼此。




「社會老化」,用的是兩個指標:社會人口的平均年齡,以及老人佔人口中的比例。看的清清楚楚,這兩項指標,未來十年都上揚的。

「社會老化」是最裝不得迷糊的,卻還是被台灣迷糊以對。人口統計就那麼明白,十年後,在既有平均壽命水準下,多少人還會活著、增加了十歲跨入老年門檻,在好算也不過。

真正務實的面對「老化社會」,一定要從產業面開始思考。老人月來越多,伴隨著出生率不斷下降,人口年齡分布必然失衡。年輕人少,老年人多,如果按照目前的作法不變,結果就是適合就業工作的人,越來越難承擔退休養老的人。

面對這種狀況,不可能單方面想如何讓年輕人提高勞動效率,也要反過來提高就業年齡上限。老年人體力快速衰退、反應變慢,不過相對的心智思考能力還能長期維持一定水準。面對「老化社會」的挑戰,我們應該從產業面創造適合六十歲以上人口持續就業的工作機會。例如說,大量製造研就翻展部門吸納長期經驗的可能,多嘗試文化思考方面的產業,銀髮工作者,不適合把他們推到市場上去打工洗盤子,要設計新的勞動參與模式。

城市空間改造與社會組織改造,台灣都不曾用心,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創意可言了。在跨代家庭崩解之後,一般想到的替代,只有租賃形式的安養院。把老人關進狹小空間的安養院,讓他們群聚相濡以沫,是我們唯一的辦法,終就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那隱隱然威脅著更大的問題,是「世代對立」。沒有什麼好好安排處理的話,大批老年人,依附在少數年輕人身上,勢必會引發「老化歧視」。年輕人視老人為負擔,要嘛儘可能將老人推出生活之外,嚴重的就索性遺棄,就算能留在家裡的老人,恐怕也難逃遭殘虐對待的命運。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你認為民主應該是怎樣??

「民主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開放、寬容。尊重不同意見。重視討論、論辨、理性討論,而不是潑婦罵街。民主是要講道理的。民主從individuality出發,認定我自己是個完整、獨立的個人,有責任完整、獨立的做判斷。同時也要承認別人的個人性,誰都沒權利取消、壓抑別人的個人性……」

有人用最樸素的方式詮釋「民主」,認為「民主」就是哪邊人多,哪邊就來發號司令,另一邊卻也有人用最複雜最理想化的概念來理解「民主」,強調民主所隱含的修養、知識、人格條件。這邊是那邊為「假民主」,那邊看這邊,也覺得是「假民主」。

於是,民主不再是答案,成了挑戰。民主在台灣,不再是可以架構起一組秩序,讓不同利益不同價值下的行為,能夠和平共存,民主的本身成為破壞社會根本團結意識(solidarity)最恐怖的力量。


不懂得為別人設想的社會


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最缺乏的就是關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的能力。也就是英文裡頭的empathy。我們也許有慈善慈悲的同情心sympathy,不過sympathy和empathy畢竟不是同樣的能力。

設身處地替別人想的能力,或者稱之為「同理心」,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標準答案。這個人的良藥,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因為這個人和那個人處於不同環境有不同需求。同理心要我們暫時放掉自我主觀,進入別人的思考與感受,評斷一件事是好是壞、是悲是喜,不由事情本身決定,而必須考量評斷者和這件事情之間的關係,他出發的角度,以及中間經歷的過程。

沒有標準答案的同理心,最難教。對那麼依賴標準答案的台灣社會來說,根本就徹底無法教。同情心可以交可以灌注,因為有標準可依循---誰可憐我們就同情誰、幫助誰。同理心不是這樣。同理心連到底可不可憐、怎樣才是比較可憐,都要我們自己依照不同情境去摸索。

沒有同理心的社會,結果養出了一群獨斷、自以為是的人。台灣人的自以為是。只有在現實的直接利益之前才會有所收斂。不幸的是,政治絕大多數時候不會帶來直接利益,於是那惡質的獨斷自以為是,就在正式意見與正式立場上大加肆虐了。



文字閱讀的重要

文字與圖像,最大的差別,就在想像力與抽象思考。讀小說的人,很少會喜歡小說改編的電影,因為接觸文字時,必然刺激發動想像力,每個人想像呈現的小說情境、人物絕不相同,但那想像中的情境、角色,對讀者而言,是最真實的,也是無可取代的。圖像就沒有這種自由度,大腦只是被動的接收圖像,沒有主動的想像。

從現實便成文字,本來就是一曾抽象作用。文字還能取得自己的生命,進行各種不同的連結,創造出許多現實裡不見得能有所對應,更不是圖像能表現的意義來。換句話說,文字比現實豐富且廣闊,文字當然也比圖象能承載能表達的,豐富寬闊得多。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3_4



有人喜歡他的寶貝,我則是喜歡他的無狀態。

無狀態
作詞:張懸 作曲:張懸

我喜歡永恆的短暫
化主動為被動的昏暗
所有公允的景觀之中,我都不存在
我喜歡邂逅的對白。沒有某部電影的光采
你要我給的,應該也如此的 是這答案。

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
不去制約,被制約;沒有習慣
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

不要讓眼淚成為生活的客串
不去制約;被制約,等待遺憾
我酷嗜孤獨的愛

我酷嗜倔強的愛。

★☆歌詞轉載自『六一歌詞庫』  http://so61.com/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注意:可以直接複製,但是要記得補上"



當初我在別人那(我找好久,但找不到原出處),看到有scorll bar(應該沒拼錯,就是滑桿)的應用,有人把它用在邊欄,這樣就可以有滑桿,不會跑出一大長串的東西。

那個<Div.....> </Div>就是滑桿的語法,至於那個高度要多少就隨個人喜好,我的印象中,所謂的OVERFLOW-X也就是橫向的滑桿,所以我把它設定為隱藏,只留下直的。

至於center的語法,是為了讓我的now reading中的圖片以及超聯結可以在正中間,如果你不想要也可以不要。

所有的圖片以及超聯結,就夾在的中間,這樣就可以了。

===========================

DIV style="OVERFLOW: scroll; OVERFLOW-X: hidden; HEIGHT: 300px">
center>
/center>
/DIV>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教育。

過去的聯考,讓教育扭曲了,大家都受不了那種痛苦,大家都感覺到那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是假的。教改的出發點,本來是為了要扶正教育,讓下一代能夠接受「真正的」教育。教改本來應該要做的,是改革教育的內容。

教會小孩自己思考,讓他們在有限的教育時間裡,能夠極大化吸收的知識。讓孩子們培養出健全的人格、解放他們的想像力與學習能力,也就是說讓他們長成主動、自由、完整的人,而不是被動複製別人給的現成答案的考試機器。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然而教改改了十幾年,我們的下一代卻還是在受假的教育。從小學到中學,他們仍然投注大部分時間,在極少量的知識內容上惡補、反覆記誦、反覆演算,只知道想盡辦法把課本教的一點點東西,背的滾瓜爛熟,以求考到好成績。

我們的學生還是沒有獨立主動求知的慾望與本事。我們的學生,仍然是考試束縛的客體,不是想像發動的主體。

虛偽的「快樂學習」

讓我們別在這點上搞混了,教育的自由與快樂,是教育帶來的結果,不是教育過程的性質。位什麼要受教育??因為要學習、繼承過去人類的文明成就,讓人從自然的存在,轉化成更高層次的人文的、文明的存在。

教育一方面要將幾千年的人類經驗,壓縮在短短幾年中讓孩子學習,另一方面開啟孩子們懂得參予漫長文明創造的門路。我實在看不出來,如此龐大的教育使命,怎麼可能不努力不付出,不經過一些痛苦忍耐,就有辦法完成呢??

受教過程的痛苦,是美好的文明代價。我講的痛苦,不是被體罰被辱罵的痛苦,而是孔子說的「困知勉學」那種痛苦。在龐大無知與困惑前面,我們勉強自己,突破自己的智力與知識的原有限制,解決一個問題、學到一種方法,在終點上看到光明。對於原本的限制,我們自由了,於是感到由衷的、深刻的快樂。

「勇於教育」的第一個原則,是讓我們別再做「娛樂」的囚徒,勇敢的告訴學生學習是需要付出的、需要忍耐的,愈是高深、原創的知識與智能,愈不可能在「娛樂」中學習。

教改之後,有家長抱怨現在的教材內容太「多」,學生都學不來。可是如果我們看看一般美國中等程度以上的中學生,畢業時已經讀完許多文學、歷史乃至科學上的名著,比較之下,我門給學生的,怎麼能算「多」呢??

會感覺「多」,因為我們習慣衡量的標準是要能把那些內容都背下來,禁得起考試的反覆探測。老實說,在好的教材,都不值得學生花那麼多時間學習的,把那些教材翻來覆去吸收進去,怎麼可能得到相應的代價呢??

學生在學校裡頭學的,與他的將來的人生經常是脫節的。學生行禮如儀的學了一堆或許太過僵化、或許落伍、或許根本就沒有興趣的東西。這些東西非但無助於他未來之用,而且說不定還構成障礙,逼他以後還得花時間努力擺脫。

十年教育改革過程中,設立了一大堆大專院校,然而根本問題都沒有解決。新設的科系、研究所,仍和社會上的需求搭不上線。學生仍然往往莫名奇妙進了某個科系,對自己的前程迷惘無知。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6_jpg



王盛弘在《慢慢走》裡頭這樣寫到:

「人的一生是一道射線,由出生到死亡的單程旅行,好像那棟木屋也曾簇新,但現在就等著被拆除了;樹不同,隨著季節的遞嬗而形成一個自我循環的小宇宙;對此我有不同的解讀,我告訴他,萬事萬物的生命其實都是一個圓,個體的生與滅是微不足道的,整個族群的繼續繁衍下去才是王道,人不例外,彼此競爭相互掩護,把基因一代一代傳下去。」

有時能夠這般的書寫,給我一種離開的錯覺,直到書寫的結束。我從他方踅了一趟,看看自己的手、腳,踩一踩現下的地板,感受一下回來的現實感。

《時時刻刻》中,吳爾芙的姐姐在她出神的時候,對著小孩這樣說: 「你的阿姨是個幸運的女人,她過著兩種生活,她在現實中的生活,和她在小說中的生活,所以她非常幸運。」這樣的說法,在我看到時,不知道應該說是褒還是貶,卻令我印象深刻,也許那真是一種美好,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

少能與人談論我書寫的部份,那是意識與精神可以漫遊的領域,卻是個難以言語化的疆土。其中我密密織就或隨意撇掠一個屬於自己記憶、意念建構而成的世界、大陸。

對我而言,一心一意尋訪北方寂寞歌唱的消失之城的旅人,是實存的。那代表什麼,卻無從說起。有時,我因此希望自己可以現實一點,因為這樣的情況似乎似有點太過浪漫、幻想。這能算是一種幸運嗎!?我不太清楚,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我對於《時時刻刻》中那一段話印象深刻的原因。

張曼娟在《永恆的傾訴》中提到紀伯倫: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避難所。我的靈魂避難所是一片叢林,我帶著對你發自心靈深處的情感的理解,生活在其中。

我住在自己的避難所裡頭。

家人曾經問我,明明三樓只有你住,沒什麼人會上去,為什麼老待在房間裡頭,房門又關上鎖著,空氣不流通又燥熱,對身體又不好……

當時回答:「習慣了……」

關上房門,或許是一種拒絕他人的姿態,一種有了限制的自由,在房間裡無限的自由。關上門就關上一切我和別人的關係,一種我從這個家獨立而分開的錯覺,以及意念上的脫離。就好像我習慣登入msn卻是以離線的狀態,這樣的舉動看似古怪,或許道理是相同的。

我在人群當中(在家裡頭,在MSN上),但是又卻跟大家有所距離(關在房間裡,顯示離線)。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