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民宿的旅行「過去,因為旅遊而住民宿,如今,「民宿」可以是旅行的目的,因為民宿不是旅館,其神態與風景便是在地的風土民情,每間民宿由於主人的意識與存在,塑造出獨特的個人文化,旅人的心也因為這些接待的主人、建築、風景與食物而改變心境。

從人物來認識台灣,何嘗不是一種旅行。」---黃小黛



延伸閱讀:黃小黛 IS LIFE.Blog

我非常欣賞的部落客黃小黛 小黛姐與攝影師 吳承紘 吳大哥 兩人,於2011年的一月出版了《台灣人物誌 七種民宿的旅行》一書。此書從企劃到設計印刷花了九個月,尋訪了台灣七處不同的「民宿」,用文字、攝影,記錄了這些「特色民宿」為何誕生。

小黛在作者序提及:「每間民宿由於主人的意識與存在,塑造出獨特的個人文化。」因此,這並不是一般坊間常見的旅遊圖文書,採訪該地有什麼特色民宿,位於何處,特色是什麼,附近有什麼吃喝玩樂。

本書的獨特性是從「人物」切入,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跟土地、家族、民宿有關的「故事」,在這七個「故事」裡頭有著「民宿宿命性」的理由,存在的意義。例如第一篇台南府城的謝宅,根基於讓房子可以留住旅客,成為一棟提供世人體驗台南生活的場所,透過古法整建,成為台南市西市場裡的老房子象徵。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履禮怨



延伸閱讀:
你應該不知道──關於履禮怨這本小說1「很久很久以前」
你應該不知道──關於履禮怨這本小說2「請問你是不是很喜歡臭蓋?」
[文] 召喚、創生:新一代的幻奇/傳奇 ◎黃羊川


我有一套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古典小說精選,全套三十多本,陪伴我渡過枯燥的童年。

或許是電視只剩下國劇或股市名嘴的午後,又再怎樣都無法於九點多床上躺平入睡時,我一再的讀,一讀再讀,若要說為什麼喜歡閱讀,長大之後有些想像力,它們是很大的功臣。每本書都是一個新世界,打開書本就是打開通往新世界的門,閱讀是一場新世界的冒險犯難。

在他們之中,最喜歡的不是七俠五義、三國演義、大明英烈傳,偏愛的是封神榜、鏡花緣、古今奇觀、西遊記......等,東方神怪這類題材。

那之中參雜了民間傳說,山海經,異聞錄等奇人怪事,荒誕不經。故事內容不脫愛慾嗔痴,光明與黑暗對立,最終那: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地方,有個人.......消失於歷史洪流裡不可考洪荒年代,人神精怪共存,一切都是傳說與野史,口耳相傳。又因此而更增添了無比的魅力。

簡單的來說,我喜歡《履禮怨》的原因是因為它不簡單,無論是敘事結構以及相當有趣的世界設定。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81「直到有一天突然一覺醒來,赫然發現自己大學畢業了,念了二十年的書,卻好像沒有地方可以發揮,覺得自己滿腹的才華,卻好像沒有伯樂懂得賞識,更甚的,好手好腳,卻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連美恩



讀完了《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與其說這是一本為期一年的歐洲流浪日記(沙發客日誌),倒不如說是一個24歲的台灣女孩,在大學畢業人生迷惘之際,走萬里路,只為了認識自己,與自己獨處,然後才有可能「做自己」好自在。

書本共分七章,從為什麼出走,在歐洲睡沙發的日子,一直到拍出自己風格的攝影創作而後感到的自由,主人翁連美恩在好運連連不可思議的旅遊中,以輕鬆的口吻頻頻召喚的每個人靈魂中不安於室想要天涯海角走一回的衝動。

壯遊(Granf Tour)近來似乎成為台灣三十上下年紀年輕人的「顯學」,無論是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還是青輔會的「青年壯遊台灣」,都在號召更多的年輕一代「走出去」看看世界,離開熟悉的環境,感受文化的衝擊。

置身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沒有熟識友人,離家千萬里,拿去親友家人的保護傘,剝去你自己為的價值觀,剷去熟稔的社會連結,你,只剩下你自己,你害怕嗎?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是個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你想要做什麼?

或多或少我們都曾感受到連美恩寫的:我們心底最迷惘最害怕的,是想要做自己卻又怕跟別人不一樣,是想要努力卻不知道為了什麼?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一場間諜戰爭;
一個被遺棄的生化人;
一位身世成謎的AV女優;
一場熾烈如火的悲劇性畸戀;
一個甚至背叛了陰謀者自身的間諜陰謀……

曼氏亞洲文學獎+歐康納國際小說獎雙入圍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萊比錫書展雙選書

地表上最狂野深沈的想像力
華文文學10年來最暴烈的原創性

名影評人 彌勒熊:好萊塢前幾年不是在鬧劇本荒嗎?希望伊格言的這本奇書能被製作人青睞,拍成電影一定很妙!這本書讓人稱奇讚嘆,愛不釋手!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aving On A Jet Plane//Chantal Kreviazuk
收錄於1998年電影"世界末日"的原聲帶中,我非常喜歡這個女歌手的聲音,有一種輕微的歇斯底里的感覺。原唱是John Denver。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想要整理曾經寫過的文章,於是打開淑慧的「食字獸」與「文字簍」這兩個特定資料夾。找了老半天沒找到我想要整理的文章,才思及:啊,跟著我的MB在台北一併遺失了。

小年夜中午從台北回台中,下午約了朋友在retro見面,提到很想要唱歌,咖啡聚會結束我們直奔好樂迪,大唱一場。大王點了「遺失的美好」,我看著MV中女歌手做在貨車後頭,不斷的扔掉東西,車子在彎曲的山路裡繞啊繞,成了我喜歡的MV之一。

而我曾用「遺失的美好」五個字作為弄丟MB的心得,沒多談。

遺失多少文章已經無法計數,更別提遺失的照片、影片檔,以及工作三年來所有的文件。多數文章寫完後亦會發表在「時光流旅」,可也有些文章是寫了卻沒有發表,或許是對於內容不慎滿意或者是當下沒有想要發表,就這樣擱在硬碟中,那些文章也就通通消失了。或許,從筆記本裡頭還能夠組合出當時書寫的文章,但,那也不具什麼意義了。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七星潭



我約了同梯朋友吃飯(順便喝酒),原以為他會帶他老婆一起出席,不過因為他老婆身體不適所以就讓她留在家裡。詢問下得知他正煩惱著小孩發育未如預期的情況,這陣子帶著老婆跑了好幾間醫院看了好幾個不同的醫師。

我跟他是在官田新訓中心認識,他69年次,主修建築;因為是專科後又插大繼續念,所以晚了一些時間入伍當兵,我都叫他老人,他叫我小朋友。下部隊我分發到水湳機場,他在清泉崗空軍基地,我們持續聯絡至今。

我認識他,從一個大男孩退伍、找工作、交女朋友、結婚定下來、準備當爸爸,按照著傳統的社會階段移動。今日跟他對話後,突然間,我好生疑惑。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