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內觀賞。
- Apr 22 Sat 2006 20:38
banner
- Apr 22 Sat 2006 19:57
無法歸類的那一些
似乎只要遇到問題,我不假思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大量的寫,不斷的寫,重複的寫,卻沒了用真實語言跟對方或者事主溝通的作為,似乎成了一種習癖。
這次回來,我把手邊幾本書也順便帶了回來,疊在上次買回來的設計中的設計、青春無法歸類、恍惚的慢板上面;你不相信的事、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半成年愉快(嗎?)、美學的經濟、廣告武林秘笈 外一章。
這一些堆疊在一起讓我有了隨意的聯想,似乎在重新排列組合取出一些元素之後,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神祕答案。半成年無法歸類、青春愉快(嗎?)、問題背後的問題中的問題、廣告武林秘笈外一章之美學的經濟、恍惚的是你不相信的慢板。
如果我是個問題,假設我是個問題,那麼答案是不是就堆砌在這裡頭,早就在我看的書裡頭,已經被運算出來。即便我不是博士,但我也有熱愛的算式。在看似毫無章法的書籍公式當中,我的意義在裡頭被運算,被加減乘除。在沒有辦法歸類的事物中,在恍惚沒有辦法相信的世事裡,那些問題背後的問題以及被設計的生活中的生活。
我沒有胡言亂語。
- Apr 22 Sat 2006 19:44
乍現的恍惚
她在恍惚的慢板裡頭這樣寫到:
在那之後,我越來越容易恍惚,越來越容易感知光陰的軌跡,在它閃現的剎那,豁然感知另一種空間的並存,另一種事物的空洞無法,另一種自己,在另一種可能但從未發生的狀況與關係裡,一種地老天荒的感概。
恍惚的時候,時間不存在了,某部份的感官變的非常遲鈍,幾乎像失去了那部份的能力,然而某部分又變得比平常敏銳,彷彿他自己終於掀開意識,從腦子的底層探出頭來。
某些恍惚的時候,我會問沒有答案的問題,想起無緣由的小事,我也會想起沒有問題的答案。
這週末。我想,應該是類似醉了的姿態上了捷運,我才這麼的恍惚。即使我從未在我醉了之後還在外面晃。我以近似昏厥的樣態在捷運上看著窗外飛快疾駛過的景色街道,我像是看著快轉的電影,一格一格的光景在眼裡,有時被定格放大,有時快到沒有辦法意識到剛剛閃過去的那是什麼。
我知道是類似酒精的東西在體內作用著。就算我沒有喝任何一滴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為何茫,是茫還是盲。
後來我開始自我解析著這一切的荒誕不經,依舊是我和他者的關係---反覆上映一樣的戲碼----讓我決定這種類型的電影,我不打算看。我在這樣類型的電影裡頭,我跟他者的角色,就是村上寫的那樣:
我們都分別各自比較巧妙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然後就在兩個人想到今後能不能一直巧妙的扮演下去時,就有什麼不對勁了。雖然只是極小的某種什麼,然而已經回不去了。我們正處於一個和緩的,拉長的死胡同,那就是我們的終點。
有些東西被遺忘,有些東西消失,有些東西死去。而其中幾乎沒有悲劇性的要素。
然而我在好久以前,在尚未感知自己擁有轉身離開的氣力,尚未退去青澀習氣的我,曾經忍受著不明所以的壓抑,讓我跟他者的角色在戲碼裡頭,上演著花系列的狗血寫實。
後來,有個他曾經對我說:「你不覺得像這樣相處在同一個屋簷下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嗎!?」要裝做什麼都不知道,一切如故巧妙的扮演兩個人的角色。後來的我,完全沒有辦法做到這種事情,我對著好友,說:那極度壓抑的人格我要卸下。
- Apr 21 Fri 2006 09:29
交換日記:告別,不打擾。
C:
我說過我不需要忍耐,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意涵。他說他懂我的需求,但是他不懂為什麼,我沒有刻意要拿這一件事情大書特書,只是他就少了那麼一點的貼心。他知道我的需要,那也就夠了,我心想。
我又心想,是這樣嗎???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說,不管是他,還是他,或者他,都認定某一些事情。我並沒有單獨到完全不需要別人;我並不是不管別人的死活;我單純的是我,但是你們沒有看到更多的為什麼,今天我解釋了,然後呢??
這種事情就像是重複再生的怪,如果我想要等級上升,我就得不斷的打倒,賺取經驗值。我也說過,我不需要解釋太多,因為現下已經沒有必要了。我不參加這個遊戲了。
最近如果我迷上了誰的書寫,我會花相當的多的時間留連在她(他)的網誌、新聞台或部落格,我會仔仔細細的閱讀她(他)的文章,試圖建構出我對他的了解。因為我目前不可能在真實生活中與對方交會。
我追問,除了透過文字,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認識自己,認識一個人。或許是與對方交談共事甚至是生活一段時日。如果這一些正如你所說暫時都沒有辦法做到,那麼就是透過文字。
柯裕棻冰箱一書的序中提到:她認為寫作是不可能說謊的。上次我也寫了如果文字代表我的人,到底你們有沒有從我的自我書寫當中察覺到一些些關於我的片斷散落在我龐雜算是大量的文字當中。
你們有沒有發現我的存在!?
某念頭乍現,我早就不要求他們一定要來看,如果他們沒有試圖讀我的文字,沒有進到我的世界,試圖變成我,那麼他們的確是無法了解。
算了,就隨便他們去說,隨便他們去談,隨便他們把我交付的那一些東西用他們的方式解讀,因為我不想要干涉他們如何想我。我也不打算在之後抱怨,甚至提出來,這篇就當作是個結局。
- Apr 21 Fri 2006 03:17
難搞。
我知道我很可怕,當我不願在忍耐的時候。我認為,跟我交朋友不錯,就是不要當我家人或者我的同事。因為我非常的,非常的難搞。
要批會報,我盡量避免當主力,因為我殺傷力很強。有人說我的嘴巴就是一把刀(衝鋒槍),是一種武器,當我批會報的時候是可以一次不間斷的射出大大小小的針,在台上的學弟妹會在同一個時間之內同時受到重創。因為大大小小的針是同時間到達。
我不知道應該怎樣駁斥這種說法,因為這是跟我共識的人自己說出來的。我自認為我滿擅長在問問題以及繼續追問,纏繞,這樣的技巧。但是或許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太過強烈,激烈,甚至是過猛。
我知道我很毒舌,但是我已經很極力的避免失控讓我又再度的尖酸刻薄,我現在都走讚美別人的路線,這絕對不是笑話。
我很喜歡對自己發問為什麼。
我想要認清楚自己是怎樣面向的人,所以我不斷的問自己,今天這樣的行為是出自於自己有著怎樣的意識去驅使行動,所以我有這樣的行為表現,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念頭,這必定有一個很源頭的概念或者是別人的影響。
我不斷這樣的確認我自己的存在。也許,這就是當我在國中的時候就愛上了喬斯坦.賈德相當暢銷的哲學書,蘇菲的世界。書上的內容大抵是如此:
「你是誰?」、「世界從那裡來?」,從困頓到覺悟,一封信改變了一個十四歲少女的世界,就這樣,在一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從希臘以至於康德、從馬克思以至於佛洛伊德等各個西方哲學所思考的大問題。全球三十五國翻譯出版,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最易讀易懂的哲學奇書。
最有趣的是我認為結局的部份。但是我當初把這蘇菲的世界上下集借給一個朋友之後就不見了,這麼說我應該再去買一套來收藏,因為我當初買的是第一版的蘇菲的世界。
- Apr 21 Fri 2006 01:09
聽說考完了
硬是在床上賴了很久才起床,因為這是好不容易得到的休息的第一天。我跟他昨天晚上說:有上很開心,沒上等當兵,是否要從軍,傻傻搞不清。
在結束漫長的考試之後,我心想到的是之前想要做的事情可以有時間去做,於是去借了攝影跟建築的書要來參閱,不知道有沒有人要推薦建築的入門書,我想要多了解一點,由淺到深。
昨天在圖書館為了找出哪一本是內容有趣又淺顯易懂的攝影以及建築類的書,花了一段時間,差點錯過跟人約好要吃飯。她說我全部考完了應該很想要吃個飯,我說我是很開心不過妳也需要出來跟人接觸一下。
問了她一下,她是告訴我可以先去書局找有關於TOEIC考試的書,有很多,找一些自己念的方式。我想也是。
- Apr 20 Thu 2006 17:37
閱讀結束/陰陽師 生成姬
自從很久以前接觸到小說裡頭出現兩個名字:安倍晴明,土門御有匡,我便深深的為日本陰陽師的故事著迷。CLAMP的作品《XXXHOLiC》裡頭的次元魔女,或者是庫洛里德,都是具有這樣性質的角色。
這一本陰陽師的長篇小說 生成姬,用了新的方式以及觀點介紹了最常出現的兩位主角:安倍晴明以及源博雅。如果從未接觸過這陰陽師系列的也可以從這一本開始看,絕對不會有問題。不過其他的陰陽師系列每一本其實都是由諸多短篇結合而成,閱讀相當輕鬆。
我喜歡這一本書出版系列謬思奇幻館在小說前寫的短短文章:
我們需要故事。越是荒誕離奇,天馬行空,越是引人入勝,難以忘懷。在種種不可能之中,我們找到自己的可能,在幽暗遙遠的未知中,我們獲得了勇氣與慰藉。
我們需要想像力。不是教唆逃避現實,溺陷虛無,卻是要鼓勵轉換視野,伸展心智。奇幻故事奇特的神秘本質,無限的幻想空間,正想像力的泉源。
推薦大家 陰陽師。ps陰陽師 電影有兩部,生成姬的故事大致上可以再第一集的陰陽師看到。
----------------------
閱讀結束。陰陽師生成姬/夢枕貘
「陰陽師」系列第一部長篇小說!根據日本古典藝術謠曲〈鐵輪〉內容與「陰陽師」短篇作品〈三腳鐵環〉重新改編而成,不僅更細膩地呈現女人心中愛恨糾葛轉折,源博雅這位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闡釋。全書分為序卷安倍晴明、卷一源博雅、卷二相撲大會、卷三鬼笛、卷四丑時參拜、卷五鐵輪、卷六生成姬等七卷。
「……這回特別受到博雅的助力。若這人物不存在的話,晴明和小說《陰陽師》大概也會成為完全不同的故事了。有時寫不出來,不知如何是好時,黑暗彼方總是會點起一盞類似路標的源博雅亮光。」──夢枕貘
此書是作者應朝日新聞晚報邀請連載的陰陽師故事,書中對兩位主角重新做了一番介紹,讀者可以再次認識作者筆下的晴明與博雅,因此也可當作進入「陰陽師系列」小說世界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