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 出走](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5.static.flickr.com/4069/4206769474_a61a71c9d2_o.jpg&width=278&height=375)
還有多少「熱血」在身體裡面?當我闔上書本的當下,不免在心裡問自己?
蛙大他寫:「我的人生,我主角。要跨出環島的那一步,是需要瘋狂的決心;而要跨出人生的下一步,更是需要鼓起勇氣,賭上命運。」我想起這個面對改變、面對挑戰的2009年。星期一,Aping,那位與我交換發聲練習的少年到成功嶺展開屬於他的軍旅生涯,那是不得不面對的,可是當你能有選擇的時候,你會迎向改變還是選擇安逸?我的靈魂在看完了《島內出走》騷動不已。
我想起今年度開始的練習系列,自從開始練習發聲練習這個系列,我似乎漸漸的能夠掌握生命裡那些輕易被抹煞消失的熱血,我才步入社會兩年餘,我便發現自己的熱血消逝的如此不經意,深陷日復一日的工作地獄,不知熱血為何物。《島內出走》講的是4個平均34歲的男人決定用單車的方式環島,需要使用超過兩個星期以上的假期,對於這四位身居公司要值得四位男人,「單車環島」是個不容易說出口的決定。
是基於什麼樣的「熱血」?
16天,近半個月的時間,始終「在路上」,那些累積堆疊的感動、疲倦、歡樂、爭執......配合書裡許多精美的圖片以及網站上精心設計的動畫,讓人足以感同身受這四個男人的熱血在身體裡頭流動,並且帶出了福爾摩沙特有的自然美景及人文風情。
電影《練習曲》提及:「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於是主角東明相背著吉他從高雄出發環島去,看完了電影卻不免令人感到一絲疑慮:上路是這麼一回事嗎?《島內出走》的四個人,對我來說更貼近現實,蛙大寫:「因為我知道,我們這一群喇賽很厲害,要談個結論,很難。」就連最後他們還在擔心gary是否能夠成行,因為大夥在討論請假的進度,他總是眉頭深鎖、前後矛盾、舉棋不定、欲言又止。
我們都在位自己即將要挑戰的未知的事物,找安逸的理由,或許要拼業績、手頭上的工作一堆、家人阻止......最終他們還是環島1300公里,各自回家,完成這趟熱血的單車之旅。
我想起大學時期唯一一次的熱血,升上大四為了社團暑假的暑訓,必須先行前往花東場地勘查,於是連同我在內的六人在七嘴八舌討論中,有人推托有人生氣有人負責規劃行程,最終仍是利用春假兩天一夜,殺往花東。凌晨的捷運,在搖晃以及昏迷當中搭上前往花蓮的太魯閣號,第一天從花蓮市騎車前往台東關山後折返瑞穗,隔日,再由瑞穗回到花蓮市歸還摩托車,跳上火車直奔回淡水。
熱血燃燒的我們在花蓮七星潭留下的相片,成為畢業時學弟妹拿來製成馬克杯的巧思,也在同一天,我帶著馬克杯跨上摩托車要回宿舍時,要閃躲突然出現的對向來車,把馬克杯摔到地上,碎裂的無法縫補。對照當時,是否意味著未來的現在我們六個人的交情也須面臨各自分飛的情況。
這些熱血燃燒的青春歲月在時光之流裡被工作壓力、業績壓力、競爭壓力......出社會接踵而來必須要面對的「規訓」埋住,藉由《島內出走》ㄧ書,閱讀的當下我感受到那熱血燃燒的魂魄。
不過,即使在讓我熱血一次,我也不會在有相同的感受,相同的體會。人生就像一場不停止的電影一直演下去,我們只能夠把握當下,在生命的每一刻,做最好的演出。
七月份到高雄一趟,我在IKEA寫明信片給自己,我所挑的明信片就是蛙大環島旅行後一系列周邊產品之一,我上網瀏覽的蛙大的網站,看完了1300公里的感動旅程,射手座熱愛移動熱愛旅行的靈魂蠢蠢欲動。沒隔幾天就殺到誠品買了「實體書」,藉由更多的照片以及文字敘述了解他們的旅行。
曾經提及一位摩托車環島的友人,讓他「行動」、「移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於是我寫下:「那分明就是對自己下戰帖」這句話。我們單騎上路,並且在體驗旅途當中的孤獨、踽踽獨行的滋味,藉此提升自己的生活戰力,得以抵抗日常生活這巨大怪獸的欺侮,生命不會只是一味耗損的過程,不會只是灰飛煙滅,什麼都不留下。
最後:就在環島回來的第六十六天,我做出了決定,婉謝了公司一切的慰留,放棄眾人羨慕的名利,我離開了待了11年的公司,選擇了自由的生活,選擇去挑戰自己的勇氣。
不知為何,我想起陳綺真提及,平凡的生活何嘗不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我想問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你想挑戰自己的勇氣還在嗎?那麼,你想要挑戰什麼?
延伸閱讀:勇氣練習
台灣單車環島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