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友人寄來的生日禮物,雖然遲到了一個多月,但,依然感到窩心。他跟我的緣分來的晚,卻因為同在一起做事,將我們倆之間的情誼搭建起來。畢業一年多,他現在在東華讀研究所,我退伍在台中工作,有那麼一段日子,我去到花蓮服役,放假的時候,他帶著我走訪花蓮的少數地方(因為我也沒那麼多假期)。很貼心的,他知道我想要去樸石咖啡館,飲冰室書局,舊書鋪子,便幫我找了地址帶我去。即便他跟我不同,他沒有那麼愛逛書店,不過他看到喜歡的書,也不吝於跟我分享。
我們對於對方的了解是很深的,對彼此的未來也是很有期待。
去年12/24號,他演出舞台劇,對我來說,那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以前就喜歡看淡江實驗劇團的期末公演,如今,他實際去參加東華校內劇團的活動,從頭參與一齣舞台劇的成形到演出結束;前些日子,又從他口中聽到他將去大陸當交換學生的事,轉變之姿也正在他身上展現。或許他也到了小說裡頭提到的"魔法之秋"。
我還在當兵時,他跟我提及在花蓮的適應不良,到現在他所選擇的一切作為,讓我相信他找到了他的方向,也努力的實踐著,那樣很好,非常好。墨碳烏龍在留言裡提到:身邊的朋友 只是不斷把問題丟出來,我認識他的這麼多年來,他也在那樣的階段很久,非常久,然後,他參與了我的轉變。現在,我慢慢感受到他的轉變,說實在話,他送我一書,我非常開心,但我更開心的是見證他開始有了自己堅定的事物。
- Jan 31 Thu 2008 01:21
花蓮來的禮物
- Jan 30 Wed 2008 01:44
與陰影面對面。陽光如此明媚//鍾怡雯
鍾怡雯的第七本散文《陽光如此明媚》,共分三卷,分別是「過敏的靈魂」、「重返聲色世界」、「乾脆住天堂」,時間橫跨八年,從2000到2007。書名叫做「陽光如此明媚」,第一卷書寫的盡是神祕經驗、靈異接觸。那是相當向陰,而非向陽的書寫,一如她自己寫:至於,那些難以說清的神祕經驗,則是陰影中的陰影。
跟書名相比,巨大的溝渠出現,使得我不得不思考,為何如此?
很多書看了,預計寫感想,卻因為其他事的打擾,於是一再延宕,直至遙遙無期。現在Blog中,有許多「草稿」狀態的文章,給了標題卻沒有本文。生活不也是如此??家人要我清理吊扇,遲了一個星期,依然沒有動手的打算(不是因為懶惰);想念一整天看書、寫字、看書、寫字的那些日子。多希望沒有計畫被擱置、暫停、滯留。
那樣的日子也可以是很有趣的,像邱瑞鑾寫《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內容是作者一年來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讀書的生活,依照季節時序編排,以日記的方式集結成篇,包括圖書館的建築象徵、館內的讀者百態、以及臥遊書中的各種發現與感動。
我非常喜歡她寫:「書裡寫著我們活過的所有人生,以及沒有活過的。圖書館外,人聲、鳥聲、車聲……還一直發生,不斷喧囂。也許,哪裡會有一部份永遠被遺落在書本以外,但一定也會有一部份一點一點的被寫入書裡。」包括了我喜歡的書寫、閱讀、人生……主題。
- Jan 26 Sat 2008 01:28
寫給邊境的信,一
ps 淡水捷運站
同事的學長收到教育召集令(教召),下午打來問他有沒有收到,他同我說起這回事,順口補上一句:我一點都不想回味軍旅生涯。
軍旅生活給了我什麼??
一丁點都想不起來光禹在裡頭到底寫了什麼,印象中,舒國治在一書中提到,他倒是頗喜歡那一段不需要動腦的時光,所有該做的事情都被安排好,何時何地何物何人,全都給算計。還有,都已經退伍了,孫梓評的還沒看過。
新訓中心時候認識的同梯,現有在聯絡的僅僅一位。現在跟我有在聯絡的反而是我的學長以及學弟,另外還有很照顧我的女士官,因為我在的後勤單位,女性士官頗多。分撥到同一單位但不同分部的同梯,也紛紛換了手機,多數失聯,就好像那一段過去不曾存在,找不到證據一樣。
- Jan 22 Tue 2008 00:37
worker
工作沒有"告一個段落"這種事情,只好一直做下去。即便是沒有人知道原因,即便是做的辛苦,我還是往前看,有一道光在那。
沒有任何地方的工作是既輕鬆又高薪,我也不相信那樣的工作可以獲得什麼,只是,別人問起我:你獲得什麼??我說不太出來,那些有形的東西。我只能陳述、述說我正在做的事情、將要做的事情、做過的事情,還有我一天的行程、一個禮拜的行程、一個月的行程、一年大致上的行程。
最近我不再懷疑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尾牙結束之後,別的單位的人私底下問同事我的性向,我的同事自己就他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在那當下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後來便一笑置之,因為主管說:反正我們都只是開開玩笑,你不要認真,我們說的話都不是真心的,做這一行的就是這樣,你不要太認真去追究言語上的字眼。
語氣裡頭的無關緊要,正好是我的需要。我不需要跟他、她,或者它,研究我的生活。
不管我喜不喜歡誰,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喜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喜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喜不喜歡寫不出跟以前一樣文字的blog,僅僅是變化的一種。因為沒時間看書,沒太多時間可以寫字,退步是自然而然的;抓不到感覺、輪廓,是一定的。相對的,在工作上愈來愈能抓到訣竅,或者是工作能力的增加,也可以被預見的,那就代表我有在移動,只是人不能太貪心。
- Jan 17 Thu 2008 15:27
一週間
電腦中毒太嚴重,選擇重灌(我懷疑病毒就是從公司帶回來的)。沒想到重灌之後,iturn怎樣都無法使用,已經重新安裝10次,還是一樣啟動有問題,該不會我還得重新安裝windows XP一次嗎??Ipod裡的歌就這樣維持在重灌之前的狀態,像是被凝結下來。為了這一次重灌,上班之前特地早起去3C量販店買了行動硬碟,將電腦中的資料盡數移出。重灌完的兩天後,有一個想法突然擊中我,如果就這麼所有資料都遺失、刪除、毀壞,我的人生會因此有所缺憾嗎??
倘若,我將10多本的筆記本、手札通通丟進去選好的鐵盆裡,倒下些油,然後點燃一張紙片,就像MV劇情那般任由情詩、情書、日記、照片,通通變成灰燼。天氣是陰冷的,火舌是劇烈的,表情是漠然的,人生是定格的。
她媽媽打電話來說,這是我女兒要給你的卡片,可是她昨天放學的時候車禍死了,這是你的生日卡片。然後她一直哭......。老妹生日,她的同學昨天車禍過世,留下一張要給老妹的生日卡片。同學的媽媽在電話裡不斷的哭,還是完成女兒惦念的事。今天台中天氣陰冷,最需要暖意的時候聽到這件事,心頭一酸、喉頭一緊,人世間的無常、無言以對。希望老妹開心,特別衝書局一趟,送了輔大猴的圖文書給她當生日禮物。
去拿生日蛋糕的時候,巧遇國中同學,原來他留在台中,就住在我家附近。現正在南一書局當教科書的業務,專跑高中。他穿著短褲,買了晚餐,我穿著厚重的羽毛外套,圍著圍巾,就跟他在路邊短暫的對話。他問了工作的事,他問了薪水的事,好像所有離開又巧遇的人,開口閉口都離不開這些事。
- Jan 15 Tue 2008 01:00
布拉格/blog。我明明為妳勇敢了//陳宗佑
這一段話讓我看的起雞皮疙瘩,我心想,一定要節錄放上來。
「如果一件事肈始或結束不一定需要理由,那麼整個歷程並非謂了說服誰或催眠誰,因此存在不流暢的節奏感不值得意外,那僅僅是發生於生命中某依平凡時刻的遭遇,任何人都會在某種時刻得到某種缺乏。
特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很容易忘記,輕忽它帶來的副作用與影響。
然而,我們有必要對人生掌握至十分精確,萬無一失的地步嗎?」
15個章節加上自序,我竟然看了兩個星期左右,在凌晨三點20左右,趴在床上寫下這些字句。看書的速度很慢,之前就過,除了花時間咀嚼文字的美以外,對於書籍內字句組合而成的畫面與意念,領略的速度也慢上許多,但,我依然想讀。
想讀的慾望驅策著我購書,一本買過一本,一落買過一落,那些書籍跟雜誌堆疊的滿桌,無力整理,卻又在撫摸的霎那感到心滿意足。書桌上泰半盡是沒拆封的雜誌跟看不到三分之一的書。用購買降低生活的焦慮,卻換來讀不完的焦慮。改天是該讀一讀羅洛梅《焦慮的意義》才是。
「生活的天平傾斜的厲害,我變的可以一一細數納其中的枝節,雖然依舊沒有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