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Zen,敦南新生活
ps:加上顏色的是我個人認為相當認同的部分。
文/Zen
如何讓自己在變窮的過程中,依舊覺得富足而美好。
~亞歷山大.封.笙堡
人的貧富,不在物質豐儉,亦非權勢高下,而是人心的高雅或卑賤。
~中野孝次
貧窮是一種新流行……
有沒有想過有一天,貧窮會變成流行?這不是不可能。在這個一切都可以變成流行的時代,「貧窮」即將成為一種時尚。在過去,「貧窮」往往是藝文界人士創作的靈感來源;然而新一波的「尚貧生活」,卻是回到貧窮本身,自願性的選擇成為一個物質貧窮的人。
更為實際的是,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大部分的人,將被迫選擇逐漸貧窮的生活。我們這一代的人,即便加倍努力工作,都無法賺得經濟奇蹟時代的經濟水準。不緊臺灣如此,這是個全球化的共通現象。
資本家把世界剷平,邀請新興三十億自共產世界解放的人民參與資本主義遊戲,過往享慣高經濟成長的富裕社會/開發中國家,都無法像過去一樣,遍地黃金,賺取高額收入。
富裕中產階級以成昨日黃花,社會逐漸兩極分化。資本家到處開疆闢土,吸納版圖。中產階級得與新興區域工廠/市場競爭,受雇員莫不降價以求。富者越富、貧者日貧,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轉變,讓富裕人士與赤貧人口佔據社會兩端,原本富裕社會的中產階級,將隨著長期經濟軟著路而趨向貧窮。
因此,貧窮不但是流行,而且還是不得不然的流行。無論你喜歡也好,討厭也罷。貧窮都是個不爭的事實,將會在近未來社會裡,蔓延開來。大眾媒體的渲染傳播,人們放眼所及,都是超級富豪的奢華生活介紹,再不然就是百家爭名的廣告行銷,挑動人們的感官慾望,眼花撩亂的商品服務,在世界奔馳。廣大中產階級,再沒有能力,盡可能的滿足自己的慾望。於是,我們都落入相對性的「新貧」階級。
這種「新貧」,並非傳統過去的絕對貧窮,窮到餓死;而是相對性貧窮。身處相對性貧窮的人,並非沒有能力存活。而是長期處在一種相對剝奪感中,嚴重的比上不足,進而認為自己是窮困者。
有些人樂觀的說,這是「選擇性奢華」、「低調的奢華」。其實,這是無法全面滿足物慾的一種被迫性次選擇。挑一兩樣我最愛的,盡可能的達到極致享受。生活中的其他部份,則能達到最低限度的滿足既可。
因此,量販店與超級名牌業務蒸蒸日上。人人買車開,家家買房子,戶戶備家電的大眾消費社會已經消逝,人們轉向彈性奢華式購買。只要LV,其他可以租房子、吃泡麵,甚至揹卡債,都在所不惜。然而,若是有能力,誰願意只過選擇性的奢華?
光是抱怨並沒有用,面對勢不可擋的新貧風潮,如何窮的有格調,活的有品味,便成為死生之大事。我們無法控制外在世界的變化,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如何回應世界的變化。
在臺灣,有個很有名的人,自願性的選擇甘於貧窮,那就是創辦鹽寮淨土的區紀復。他選擇在花蓮鹽寮,過一種自願性的儉樸生活。自己選擇放下一切,回歸自然生活。沒有報紙、電視、音響。自起灶灶、撿柴生火、燒菜煮飯,吃的是清湯糙米飯,一個月只有五百塊生活費。因為區紀復相信,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需要的少。
過往富裕社會中,總有一派人持續提倡清貧生活,並且身體力行。認為唯有放下物質,回歸自然,才是真解脫。然而,這畢竟是少數人才能過的生活型態,大部分人還是得守在自己的社會角色上,每日上下班,賺取固定薪水。現代社會已然高度系統分化,若人人都選擇回歸儉樸,社會將崩解而無法運作。
因此,較為實際的應對之道,是調整心態讓自己窮的有格調,活的有品味,是面對新貧生活的最佳良方!
人要活下去,到底需要什麼?
人要活下去,到底需要什麼?什麼是生活所必須的?
區紀復的鹽寮淨土、德蕾莎修女的神貧生活,自然代表著某種典範。然而,更為實際且合用的是,在考量到滿足自我形象良好的狀況下,活的開心自在,所必須擁有的是什麼?弄清楚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社會生活上,維持生命體順暢運作,所必須被滿足的最低/最適需求為何?是在新貧未來活的有格調所不可或缺的思考。
願意主動放棄,放棄所有人都在追求的東西。像是地位、財富、成就、名聲,是一個好的開始。現代社會的生活成本被定的太高了,出入要有車代步,住要有華夏美屋,吃要三餐有肉,還有出國旅行,名牌包包隨身。如此高昂的生活成本設定,自然逼的人們費盡心力追求財富。
建立自主性,不拿別人的生活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活。怎麼過最開心,是自己決定的事情。即便真要拿他人生活來衡量自己,也請向耶穌、佛陀、蘇格拉底等人看齊。生命的榜樣有很多種,為何非得定睛在郭台銘這類經濟成就達人身上?逼得自己莫名壓力纏身?不也是另一種庸人自擾?
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在長期經濟軟著路與新興資本地區的強力競爭下,經濟軟著路的狀況大致不變,即便景氣改善也無法恩澤廣大中下階層。承認自己經濟狀況逐漸走下坡,而且很可能無法翻轉,放下無用的面皮和過去高昂的生活成本,天並不會塌下來,反而讓你活的更加輕鬆自在。
金錢不等於幸福,多不等於好,大不等於美,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心靈要暢快,得學會自我開放,放下執著,替生命留一點空白,我們也都知道。回歸清貧,讓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積極創造簡單素樸而自我感覺良好的生活型態,好像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知足常樂,更是熟到被我們拋到腦後的爛調。
我們缺的不是道理,而是願意的心。不願意,說穿了的答案很庸俗。是害怕脫離社會共同價值,害怕這種與眾不同。不過沒關係,近未來社會將逐步邁入貧窮,「新貧」將逐漸成為時尚寵兒,你將擁有一大票和你一起過窮日子的人。
如果注定要窮,那你想窮的有格調,還是窮的落魄潦倒,連自己都討厭?
- Apr 11 Tue 2006 14:05
<轉載>窮的有格調~尚貧生活正要流行
close
窮的有格調~尚貧生活正要流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