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非常非常的想知道生命裡的美好有哪些。我不是指卡卡西千年殺,或者是許純美報新聞,這類的事情。(這算是一種美好嗎!?囧rz)我也不是指例如性經驗上面的美好,例如多P大戰,這我一點都不想要知道。而且那要算是美好嗎??
那麼我寧願學平井堅在pop star的MV裡頭妖嬌的扭動著身軀,間接come uot。
例如:我想知道什麼音樂我還來不及接觸,可是它會有如高潮的顫音,讓我想要再來一次,而不是銘謝惠顧;什麼電影我還沒有接觸,可是它會衝擊靈魂的深處,讓內再跟著吶喊,而不是撞及肛門的深處,我會痛快的大喊;什麼書籍我從沒有接觸,可是它騷動我每一根神經,令我大呼過癮,而不是騷動我的鼻毛,讓我大打噴嚏。
一定會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是我過去生命來不及參與感受的美好,或者當初未曾領略到美好只有痛苦,現在或者未來有可能上了癮,無法戒除呢??我好想要知道這一些事情。
看過一篇文章叫做閱讀與寫作的循環,它裡頭這樣提到:
「不過就像之前所說,閱讀與寫作,經常是維持一種表裡面貌模糊的狀態。我的意思是,我們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寫了,還是讀了什麼,或者,兩個根本就是並轡同行。所以關於這件事情的脈絡,也許終究還是得從閱讀開始尋起,從不再為了某種目的性因素的閱讀談起。
閱讀文字的本質
J告訴我,以前從來不會覺得論語有趣,不過最近在無意中又重翻了一次,沒想到孔子還挺幽默的嘛。換作是過去的我,大概會認為這傢伙不是讀書讀過了頭,就是又被女友拋棄處於當機狀態中。
生長在台灣這種教育環境下的學生,對閱讀很難不產生一種尷尬的敬意,或者更直接點來說,疏離感。也許我們會在自傳裡興趣那欄填上閱讀,但天曉得,那是不是你在寫了籃球後,怎樣也想不出其他可稱為興趣的選項時,不得不編出來撐場面的替代品。更弔詭的,這也許是我們唯一會意識到"閱讀"這兩個字存在的地方── 使我們看起來跟誠品裡的美少女一樣,既聰明又有氣質。某種目的性因素。
所以,當我們不再為了任何立即可產生的效果(常常也是立即可消失的),純粹是因為想讀而去讀這些文章的時候,艱澀的文字像是突然放軟身段,竟親切可人了起來。脫去帶著先入為主觀念的有色眼鏡,我們便豁然發現了,這些文字背後吸引人的本質。論語一直是論語,只是觀看的人角度改變罷了。」
我得承認,這一段文字改變了我看過去我所閱讀的書籍的想法,因為我認為他說的對極了。我更想知道的是,除了閱讀之外呢??
也許開始練習一趟不同以往的旅行,那讓我在不同的文化裡挫折以及感到不可思議。也許在考試結束後動手收集許多相關攝影種種的書籍並且開始練習,心甘情願的進入這道無間。晚上的時間控了出來去找哪裡有開設西班牙語的學校,學起了第二外國語,挖掘不一樣的語言以及不一樣的文化。也許每天開始跑游泳館維持每天運動的好習慣,嘗試擺脫運動天份不佳的幼時經驗。也許開始去參加誠品講堂,接觸建築的相關故事,讓我了解為什麼貝聿銘,安藤忠雄這一些大師的厲害。
這一些都源自於,我想要生活的火燄,熊熊燃燒。我看過那樣的文章,就是A說起搖滾樂的種種,我看見那個A被什麼附身的無可自拔,那狀況和B說起了爵士樂的各大名盤同樣,他們找到了我完全不了解的生活經驗,他們找到一個我怎樣都無法在裡頭悠遊自在的海洋,那是屬於他們的party。我就像是外行人不得其「趴」而入,就沒有入場取可證。
我一直到玩了魔獸世界我才知道為什麼會對線上遊戲沉迷,以及有趣迷人的地方在哪。如果我沒有跟友人去京華城看雅典奧運的比賽,我不懂球迷的瘋狂以及群眾的熱情,連我都被感染了。在後來接觸到米果寫職棒的相關種種,情感濃烈的文筆,有那樣的經驗可以讓我精神上更為理解。之前對於非主流音樂也不是很熟,可是後來有一些些片面的接觸,也覺得陳珊妮,陳綺貞,陳昇,范曉萱,蘇打綠,都是相當不錯的音樂,我又開了眼界。
我認為那就是「打開視野」。我一直活在小世界裡頭。
伊能靜的所多瑪城,生生世世,生死遺言,我都看完,但我仍然最喜歡生死遺言。
我想她除了藝人的身分,除了愛,書本在她的生命裡頭必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她在作品裡頭多次的提到她看過的書,以及看書的這一件事情,讓她可以跟生活相互進入。生活進到她的讀的書裡頭,她讀的書進到她的生活裡頭,所以她可以撰寫出那樣耽美的字句(對我而言)。我相當的欣賞她的文筆。整體而言,那是一種好品味,是除去了藝人身份,貴婦身分,剝去香奈兒,安娜蘇,單純的令我怦然心動。
我們除了表面的表象之外,身體裡頭那些沒有辦法整型取代的氣質以及內在,是更光彩奪目的。那往往會閃了我的眼,暫時聾了我的耳,張口無言,因為美好的令人失去思維。
可是很多我遇見以及認識的人,許多外表像是偶像,行為也像是偶像,但是卻也只是個偶像。我想要的是實力派。實力派歌手,江蕙也很有型;實力派演員,梁朝偉就超殺的。我很喜歡帥哥,可那不就是個皮囊,除了欣賞之外對我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幸福他這人有趣,他要我去找自己的幸福,我想跟幸福說:「我喜歡的是生活的貼近生活」,這句話語法上沒有錯誤。也有人跟我說我老愛耍孤僻,但是看看真實的狀況,我認為他比我還要孤癖,我只是太隨意的進出別人的生活,像是躲起來打手槍,自爽居多。
我就是想要挖掘生命裡頭的那些美好阿。
生活不單純是生活,有時候你必須很用力的呼吸,才可以找到那個對你而言特別的不得了的意義。我覺得這樣的一段文字相當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全文這裡),因為我笑了很久,但是覺得他比喻的很妙:
「我有一個混亂的人生,有時看起來很糟,有時不很糟。我有一個人生。很多人沒有人生。
我的朋友J則說,所謂的人生,就是一個人對著某個巨大的孔洞打手槍,直到再也打不出東西為止。就算你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兒子,也不會因為有人幫忙打手槍,所以變得比較輕鬆,畢竟他也有自己的洞要去填滿。存貨有限,你知道。
那女人怎麼辦?我問。誰說女人不能打手槍?J回答。不過有些女人比較倒楣,不小心掉到洞裡面,結果被酒鬼誤射了。J說,然後露出悲傷的性感表情。男人不會掉到洞裡面,男人只會在洞的上方上吊自殺。結束。」
最後我想用村上春樹的新作---東京奇譚集,裡頭【偶然的旅人】作結尾。
『契機比什麼都重要。偶然的一致,說起來也許是到處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那一類的事情在我們周圍,是日常經常發生的。但我們大半沒有留意到,就那樣忽略過去了。就像是大白天射向天空的煙火一樣,只聽到微弱的聲音,就算抬頭望向天空也什麼都看不見。可是我們有強烈追求的心願的話,那可能就會在我們的視野裡,以一個訊息浮現出來。變的可以鮮明清晰讀出那圖形和意思來。』生活裡頭的美好一定也是這樣偷偷藏起來不讓我找到,真是可惡。
我只是儘可能的想辦法找到這一些讓我爽一下,真的只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