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910446750002

《作家的城市地圖》邀請知名作家針對「城市地圖」這主題撰寫散文,而後集結成冊。

每篇文章前有三百字內的「作家簡歷」介紹。另外,我們邀請每位作家寫下對城市的想法,作為讀者閱讀正文之前的「提要」。「提要」與「作家簡歷」皆置於文章之前。



[摘]
真正有隱喻意義的毋寧是,你以為只是暫時性的、會先消亡的東西,奇怪卻留下來到今天;倒是你以為可抵抗時間的,或至少你根本沒想到會改變的東西卻早早抵達終點。

湯瑪斯說生命的死亡總是私密的、隱藏的,理論上死亡的數字是鉅大無匹的,以至於死亡應該是遍在而且時時刻刻發生的,然而除了窗沿裡牆腳邊的偶爾細小蟲屍外,我們其實甚少直接目擊死亡以及遺骸。

也許正因為死亡如此特質,我們於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看到它,長到----長到一方面你讓你年輕時好用耐操的身體器官開始朽壞,開始和死亡聲氣相通;另一方面,你和某些人某些事物相處的夠久夠綿密了,你才有機會穿透死亡的羞澀本性,像除了守護束手無策的親人般被允許在場目睹它並且送它。

我不曉得這算是某種更柔軟更富同情的體認,抑或就只是發神經病的早期徵兆,人,騎樓邊飛下來覓食的胖麻雀,冷清的店家,剝落了一兩片磁磚的大樓,乃至於一整條街,一整座偌大無事的台北市,原來都會死的,都可能在你下一個眨眼時灰飛煙滅。整個世界危危懸浮在一道嘩嘩作響的河流上,時間的河流,不回頭,不舍晝夜。

透明的時間,浸泡了死亡,最終浮現出它的形貌來了。

時間有了具體形象,便不是空洞的可計算的,而是實感的、有內容有細節的在在體認,終點不是邏輯上理性層面知道必然會來的那個數學點,而是時時刻刻發生分期繳付的---這是雷蒙,錢德勒講的話,亦是他著名小說<漫長的告別>書名的大致意思:「告別,是每次死去一點點。」

死亡是一步一步不慌不忙走近來的,剝洋蔥般每一次只取走你一點點,有點像傅柯講的技藝高超酷刑劊子手一般,它知道怎樣延遲時間,夠你盛裝的下悲傷,而且在你真正安然休息之前,先把你眼前世界熟悉的東西取走,一樣一樣換成你陌生的事物。

時間、體力、情感都是消耗品,尤其是情感,這是存量下降最快、最難補充的部份。

米蘭,昆德拉在我這年歲時便很很嘲笑這種壯烈的崩塌死亡方式,他以為,死亡哪需要這麼戲劇性這麼災異意味,而是無聲息的、逃逸出你眼角的、退縮到角落的消亡,事實上,沒了聲息、不再被留意被注視、從人的情感記憶和想望中退出,基本上就是死亡了。

鐘擺是沒有停止的、因為更合理更安全和更舒適的生活是在現在的後邊。人類的靈魂便這樣追求下去。

時間或許是啣著尾巴的迴圈,但我們無法畫兩個同樣軌道的圓,任何「恢復」都是「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