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575224590

看完王浩威的書這一本書,我想起鯨向海,或者是其他網路上具醫學背景或職業就是醫師的作者們,在人文或者文學上的素養讓我欣賞。對我來說,我到是認為能夠這樣跨界,並且別具一番風格是相當吸引我的。

我想起藝人伊能靜,其實我對他藝人身分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停留在她以前的我是貓,或怪盜亞森羅頻的印象,聽說她現在也主持節目,不過我也沒有看過。但是我對她的文字相當的印象深刻,當我初次閱讀<生死遺言>的時候,我極難想像那是一個歌手寫出來的。我不是看不起她,只是在我刻板印象中的藝人,我以為他們多數時間並不太看書,因為藝人的身分是極其忙碌。

但是她顛覆了我的看法,不得不欣賞她。

回到王浩威的<與自己和好>。全書分為三輯,分別是:與喧鬧的島嶼合好,與寂寞的城市合好,與困惑的心和好。作者身為精神科醫生,在書中除了以醫學的角度,更多了人文社會的角度看待這個城市,看待著個島嶼,看待這個社會,甚至是看待個人。給我思索了更多非物質的,但是卻又極為實際的人與人,人與自己的種種精神上,性靈上的問題。

譬如說,孤獨,寂寞,社會價值,社會價值下的現代人。以及作者本身在書中也多篇提到關於自己種種情緒,思維的爬梳。

在自序中這樣提到:

不知在什麼時候,孤獨也好,疏離感也好,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共同困境,年輕的一代需要有更多的人群聚會機會,從pub,跨年晚會到快閃族之類的,來彌補內心的空洞感,成年的女性一旦沒有家庭的強烈需求(雖然這樣的傳統角色是女性主義者所抗拒的)卻又陷入她們不曾預期的孤獨感;同樣的,辛苦打拚一輩子,以為可以安心回家休息的爸爸們,忽然發現子女和太太已經成為牢不可破的聯盟,而他這位辛苦賺錢的機器,早已成為了一位要自己面對孤獨的局外人。

"和自己和好"可能是現代人必然的功課之一。



摘:

在台灣,個人主義會不會越來越提前出現!?台灣一般青少年的叛逆期約是從大專、大學以及談戀愛的時期最為顯著,而且男女的叛逆形式是不同的,女的通常是跑到另一個地方、另一個家;而男性則是大大方方的與家裡斷絕音訊。這是台灣常見的現象。如果社會結構是我們預期的樣子,我們永遠會面臨一個必須尋求自我的成長過程,因為離開了父母以及權威,人不得不獨立存在了。

這時,唯有知道如何獨處,生活才能依然有意義。於是,尋求自我、追求理想,與自我放逐,似乎又成了一體的兩面。

然而,在生活中,不管對自己或其他人,用真誠思考時,真的是很殘酷的。一般人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他自己的,真正要完全認清了解自己,恐怕是需要別人協助才能勉強接近。一般人都不太敢面對自己醜陋的一面,然而如果沒有面對這種醜陋,就很難看到自己的真誠或真實的狀態。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我們會不會常常因為追求所謂的「真實」,急著要逼自己看到醜陋,而沉溺在自虐的情緒中?真誠的境界是不容易的,但是回過頭思考,怎樣的真誠才是自己想要的?

現代人都很重視人際關係以及溝通方式,其實這正顯示出我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以及眼光,甚至是所有的決定都在迎合別人的思考模式。然而我們能真正做決定的空間究竟有多大??這是一個人際關係的社會,也是一個我們在乎別人眼光的時代,也因為這份在乎,常讓我們怕得罪人,因配合對方的期待而失去自我,或是太叛逆而忽略了自己追求的目標。因此,對於真誠的定義,我覺得要再加上「自在」兩字的用意便在於此。因為。太用力的真誠本身就有問題,並非真正的自在。

當然,要做一個「自在」的選擇,是有很多社會條件的。並非單純的說做即可做。也許我們已在各方面盡了力,但生命中仍有許多無奈的地方。每個人的社會條件不同,在找尋自在的真誠時,只能視自己的條件努力去做。

但話說回來,因為人身在不同的位階,就有不同的領悟,這也可能造就每個人可以不流俗的因素,也是「自在的真誠」的呈現。


希臘神話的「奧狄賽之旅」,奧狄賽是一位典型的希臘英雄,不斷的追求自我,挑戰不同的任務,如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不同的是,我們常會理想無法實現的情況下產生抱怨,對主事者找出千百個錯誤,然後再以它為理由而離開,並對自己重新訂定另一個遠大崇高的理想和目標。在這個過程之中,人生目標離現實越來越遠,除非最後產生浪子回頭的故事。

「離開」像是一種必然,向奧狄賽之旅,讓我們生命當中至少維持一種必然的理想性格。但是,「回家」似乎也是必然的,因為回家是終於自己,不再自以為是唯一的,認為少了自己,宇宙就沒辦法運行的那種自大終於可以慢慢消失



「要怎樣知道自己的離職是理智的呢??」

這個是會原本就是充滿了許多不公平的結構,太多的老板以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著員工,如果只是一昧警告「我們的離職經常是不理智的」,恐怕只是將這社會美好的日子到臨的時代更延後罷了。相反的,不論是有效的抗爭或必要的離職,原本就是創造更美好世界應有的努力。只是,在理智何情緒之間,怎樣去判斷是自己開除了老闆,還是自己格格不入的個性被整個社會開除了呢??閱讀結束。與自己和好

書籍介紹:

人們所寄望的一個美好的理想國,也許從來都不曾存在。然而活在殘酷與多情並存的真實世界裡,我們卻時時刻刻感受著幽微的觸動。歷經夢想、追尋、挫敗、恐懼或怨懟的生命,依然堅韌如小草般挺立。也許,我們需要的是從容而沛旺的精神能量,與自己和好,我們就可能跟變動的世界和好。

王浩威

  一九六○年生,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為台大醫院、和信醫院及慈濟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並為《島嶼邊緣》文化雜誌總編輯;目前為專任心理治療師,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及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編譯有《阿米巴詩選》、《非洲黑人詩選》,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同時編有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及心理衛生書籍十餘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