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11222665007m

近幾日上線,有幾次特別注意到線上人數頗多,不知道是否是我的錯覺。因為我以為「獨語」很符合自己部落格的感覺,不太多人回應,自己說的開心。

那天同朋友提到:不知道都是誰來看網誌??他反問我,你為什麼想要知道??我心想,就算我再怎樣無動於衷,也沒有辦法裝瞎完全沒看到參觀人數,就算除以三分之一,數字還頗可觀,當然是會納悶。

也許我可以去找個流量分析之類的工具,不過就不是很清楚有沒有免費的可以拿來做blog的分析。

題外話說完,這一本吳淡如的【新快樂主義】是2000年的作品,全書在作者一貫將讀者設定為女性的筆調下,有兩大部份談及女人在面對愛情、婚姻、以及自己的人生……等看法。不過那是本書中的第三、第四部分。

全書共分五大部分:腦袋清楚,活的快樂;拿捏分寸,人人信任;先愛自己。他更愛你;放過小事,計較大事;尋找定位,解放胸襟。此書吸引我的是其他三個部份,腦袋清楚,活的快樂是與職場生活相關;拿捏分寸,人人信任則是日常的人際相處;最後的尋找定位,解放胸襟則是與時事較具關聯性。

對於女性如何看待愛情與婚姻,吳淡如自有一套頗令我贊同的看法,而且在書中其他三部份也指出許多生活上會碰到的實際案例。不過她使用故事、笑話等方式讓你容易心領神會她想要提點的觀念,不會有如在看職場、人際教條那樣的枯燥乏味。

據我認為,這就是吳淡如、吳若權甚至是王文華等作家功力高深的地方,他們番長擅用故事、笑話,引起你的興趣以及注意,進而明白他們想要說的。簡單的就是人生大道理,被包裝的極巧妙,你也開開心心的收下了。我看吳淡如一次上康熙來了,她提到她認為一個好的作家的功力表現在是否擁有好的譬喻(大意上是如此)。一個好的、極貼切的比喻是相當活靈活現的讓你簡單且容易明白。無論是所謂的寓言故事,或者是譬喻都能夠人心甘情願的接受想法,像是莊子的南華經,整部書可都說是由寓言湊成的。這些寓言雖然都是虛設的,然而每個寓言都有它無窮的意味。

他東拉一個寓言,西扯一個寓言,無發要來襯托他心中奧妙的想法。這些想法披上了寓言的糖衣後,非但我們感覺不出其中的尖刻,而且覺得非常親切;即使自己也被諷刺了,卻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另外惠施的譬喻和莊子的寓言堪稱思想史上的雙絕,惠施隨時隨地都利用譬喻把整個問題烘托出來。

「假如不用譬喻,你能夠直說嗎??」

「假定有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彈弓。他如果問你彈弓究竟像什麼??你回答他彈弓就像彈弓,是沒有辦法了解的。」

註:出自中國哲學史話,張啟鈞,吳怡著。

回過頭來談吳淡如在書裡頭的用心就是許多的譬喻,故事,笑話,其實笑話也是用來作為諷刺而點出問題所在。其實她作為一個產量頗豐的作家,事實上有一段滿長的時間我沒有接觸她的作品。曾經有一陣子及喜歡吳若權以及吳淡如的作品,但是過了那一段日子後便極少接觸。

後來轉而接觸張曼娟的作品,後來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將注意力放在奇幻文學上,像是我收集的一整套韓國奇幻小說龍族。之後重拾課外書,讀起國外作家的小說,像是日本的村上春樹,以及國內作家的散文,像是孫梓評

此書【新快樂主義】在吳淡如的自序中拿靈修大師奧修的話開始:「假如你不快樂,那是因為你把事情看的太嚴肅了。-----」

「他提供的方法很意思:不要試著去找出如何變快樂的方法,要把生命看成一個故事,並且用七天的時間去嘗試。只要記住一件事:整個世界只是一齣戲,試著用一種非常歡樂的態度、彷彿在慶祝的方式去『表演』,去做每一件事。這樣做,你將有所改變。

妳的不快樂是因為你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態度來面對生命,如果你選擇一個正確的態度,你就能快樂。」


不快樂通常來自於太想得到什麼,卻無法控制結果;不快樂,因為要的過多。

太在乎肯定,所以如果有人說自己不好,心裡就被蒙上烏雲。太奢求愛情,所以如果他看來有些冷漠,就擔心自己白費心。太把快樂係在別人的表現上,沒想到把自己的存在變成別人不快樂的來源。

太在意結果,忽略了生活的過程,失去了真性情:我們的微笑變的不夠熱心,眼淚也不夠盡心,動不動就陷入情緒的一團混亂、或陷入人群混亂的鬥爭之中。奧修的解釋十分的誠實而且有點毒:

有很多的人生活在這地球上,就在你坐的地方,至少有十具屍體曾經埋葬在那裡,他們也跟你一樣嚴肅;他們曾經在爭鬥,現在,這些為一小塊土地在爭鬥的人已不復存在,而土地依然存在……

有時不快樂的原因來自於生離死別,我們只能有耐心的等待那池邊被攪動的水澄靜下來。

不要太急著要快樂。有些是勉強不得,有些時候即不得,就是要等待,等到果實成熟的那一剎那,它才會甜的沁入口肺。「強摘的果子不會甜。」這句話誰都曉得,不是嗎??

且讓我淋漓盡致演這齣不能重複的戲。我的人生。笑的美麗,哭的歡喜,活的有力,玩的用力,快樂與不快樂都自食其力……

我的新快樂主義。


全書裡頭我最喜歡的幾篇分別是:分開的熱情、天寬地闊你急什麼?到什麼地步才足夠?分隔三樓死條狗。一百分,埋病根、還是睜開你的眼睛、為什麼要抱怨。以下分別節錄自其中: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把熱情分門別類,在一天之內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井井有條並不困難,想要做時間管理,先要做你的腦袋管理。能夠作的好腦袋管理的人,在各行各業,在每一個領域,很難不成功。

我想這就是時間管理的精髓,一種分開的熱情:做這件事的時候,不掛慮到另外一件事情;開始另外一件事情時,把剛剛那件事全部拋在腦後;不要浪費任何時間在徘徊猶豫或者是追悔。

美國總統哈里森,他的媽媽對他要求很嚴,有一次,小哈里森考試成績很差,媽媽很生氣的教訓他:「哈里森,以前你不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嗎??我每一次都為你感到驕傲,這一次你是怎麼搞的??」哈里森想了想:「如果每個同學的媽媽都像妳一樣,孩子考第一名才會感到驕傲,我老是考第一名,其他同學的媽媽要怎麼辦??」

在這個人擠人的社會裡,我們從小就有強烈的競爭性,你必須名列前矛,才不會讓愛你的人失望。長大之後,我們太努力獲得成就感,無止盡的追求著人們的肯定,直到在生命中受到重重一擊之後,才會有一點點覺悟。

我們的教課書似乎都在教大家力爭上游,從來沒有交你享受生活中美麗的私密時光,享樂彷彿是一種罪惡。

勤奮與鬆散必須保持平衡,生活的天平才不會歪斜,生活的壓力才能找到管道發洩,沒有任何一部車能夠不眠不休的往前跑,何況是人呢??



閱讀結束。新快樂主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