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F0449


照片:恆春。永靖鄉


是的,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事情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正如我在王文華的文章裡頭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當我們慢慢變老,回首人生,會猛然發現某些當年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對我們的事業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跟他講電話,她說他看完了張曼娟的不說話只作伴,她覺得書本很平淡,或許很多時候是作者本身太過的敏感(sensitivity)。今天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到過程與結果是很弔詭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會把他理解為,那是辯證的過程。

過程是以結果來作為告一段落,但是隨之又會開展出新的過程。妳在前一段過程中累積堆砌的東西,在當下那個結果並不會立即的顯現出來,至少很多東西不是如此,等到下一個階段的開展時,你才會發現前過程中的那一些點點滴滴影響你極劇。就像王文華提的,他不後悔他去國外唸了MBA。

我寫個一篇文章叫做雨一直下,她回:才一年你就急著撇清嗎??

我不是要撇清那個地方跟我的關連,我只是要說過往的記憶很容易被覆蓋,被現在我生活注意的事情給取代,但是他所帶來的影響,卻是深刻的不行。

他在電話裡頭說到他工作很重,他的同事都跟她說你要會懂得跟上司反應你的工作狀況。他回想起當初在社團裡頭,學弟妹動不動就吵著要離開,我曾經就反應過一件事情,不要把焦點都聚焦在那些吵的人上頭,而忽略了那些安靜做事的人。

不要認為會吵才會有糖吃。所以他深怕跟老闆反映她工作上的壓力或者是狀況。

但是我跟他提醒,那些人吵著要離開卻不在當初有任何問題的時候跟學長姐反應,這才是我關切的重點。如果你有任何的適應不良,在我們不那麼敏銳的可以察覺出來的時候,應該要主動的明示或者是暗示,讓我們理解原因。處理的方式不應該是一直忍著到最後一次爆發開來,情緒上我可以認同,手段上我不能接受。

他現在也很少會想到當初的事情了,記憶變的模糊,但是那影響及劇烈的不是記憶的作祟,那無形之中的認知態度以及信念。所以當初會跟學弟妹強調一句名言:「格局決定結局、 態度決定高度」。更重要的是格局以及態度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的修練眼界,修正行為。

回頭講到過程以及結果,老師上課的時候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有一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課過程相當有趣,你很容易得到很高的滿意度,但是在許久之後你回想起來,卻不知道在課堂上學到了什麼。有一些老師上課要求很多,報告考試樣樣都要準備,壓力很大,學習的過程是相當的辛苦,不過你卻在結果的時候發現你的知識被精練過。

營養學分是很營養,但是卻不一定會健康。XD

很開心的混畢業,你的確得到教育的結果,也就是文憑,你得到了進入企業工作比較好的機會。但是會不會在別人錄用你之後才發現這一切都不對勁,你也沒有真的那麼耐操,開始抱怨工作內容,沒做多久之後就離職了。當初唸淡江企管,後來選擇加入這個社團,對我的確是有影響。

我對商業的東西不排斥,但是我不喜歡上課很輕鬆的老師,那不一定會學到東西。除非真有必要才會挑好過的,但是因為找比較會當人的老師修課,因為自己不常去上課的關係所以被當,我沒有怨過老師。相反的我依舊認為那老師教的東西是很實用的,對我來說印象深刻。

我還記得大四上,策略管理要兩份大報告,期中期末都還要考試,上課用英文投影片,整個就是壓力很大。然後大報告還要沏成小報告繳交,還有可能被退件。整個繃的很緊,但是卻也是整個衝大知識量以及運用。

說實在話,我認為的我系統性的觀念變好,就是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慢慢的磨出來。那麼對於待人接物的應對進退,以及具有成熟的態度,較為大一點的格局,不免就提到社團對我的影響。

學長姐中不乏是有相當很有格局眼界的人,在他們的一些對我來說有啟發性的談話過程當中,我自己懂得要多聽多看多思考。對於自己做別人的學弟妹,對別人的學長姐,做為別人的大三指導,作為一個行政組組長,這一些不同角色應該抱持的信念以及態度。更重要的是相對於職位的同理心,是相當重要。

最為組長不能只有組長的想法,更要想到組員。最為一個學弟妹,除了學弟妹之外更要想到學長姐。唯有在這樣的互動過程雙方都進步滿意的情況之下。

我,才有可能成長。

我很謙虛的將這一些內化成為自己本身的態度,變成自己的信念,但是我永遠不能忘記要「反身」。自省的思考,不要只是變成僵化不知變通的教條信奉者,因為情況永遠在變,要能夠隨時的調整便且跟上改變。

自省很重要的不是以前的態度信念都是錯的,在學習傳播學以及社會學的過程當中,我明白信念以及態度,都跟你現在所參與的文化是有密切的關係。很明顯的你認為吃麵要很大聲,那是在日本吃拉麵,你的態度對於這件事情是正面的,反過來在台灣反而被認為是相當不禮貌的一件事情,你的態度愈到別人這麼做的時候,連結的情感是厭惡的。

以前的態度不是錯,而是你得要想清楚為什麼在那時候是適用,這時候是不行。因為你已經換到一個跟之前不一樣的環境,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影響著你。

所以我認為,學習並非專指的是有形的東西,更多的是無形的觀念。

很多時候過程以及結果評量上頭,常常是在這一些點出錯,我想。

我們總是在過程中學到很無形的東西,卻渴望用有形的結果來衡量,可是這有什麼標準呢??不過這一些無形的東西結果之後開展的新過程當中,你才會發現他的重要性。

才會體認到:『當我們慢慢變老,回首人生,會猛然發現某些當年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對我們的事業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句話當中的事業,我想換成這一趟人生的旅程

某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對人生旅程產生的深遠影響,聽起來多可怖,如果一個不當心是不是就糟了。不過古有明訓:一失足成千古恨。不都是如此嗎??

所以我才在其他文章說,哪有什麼隨便選擇的事情,你要選擇之前你就得好好想清楚,不選擇也是另一種選擇,可是不選擇的這個選擇後果,往往你是沒有心理準備可以去承擔的。

對我來說,張曼娟不是太敏感,只是許多事情的影響或許真的當下看不出來,就像是用著上好紅檜作成的家具,要在時間的洗禮之下,你才能感受到上好的價值。

希望你也能夠在之後,感受到我的價值。I hope s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ottelse 的頭像
    scottelse

    歲月拾遺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