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

原出處:革命中途


看到Jerry分析男性雜誌《Esquire》日本版、美國版及繁體中文版的差異,覺得太有趣了。

舉例而言,在台灣,Esquire、GQ、FHM、marie claire、COSMOPOLITAN、VOGUE、BAZZAR,這些雜誌都被歸類在同一個模糊籠統的通稱:「時尚雜誌」。前三種是男性時尚雜誌;後四種則是女性時尚雜誌,除此以外,你難以分辨出它們的不同。

但是在美國不是這樣子的,這些雜誌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客層,區別顯而易見,話題、立場和筆調有很明顯的區隔。不像它們的台灣繁體中文版,一片模糊。

這些雜誌到了台灣會變成這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這些雜誌在台灣所剩的功能僅有"fashion"一個面向而已。若翻閱這些雜誌的美國版及英國版, fashion其實只佔了很小一部份,可能不到30%,其他70%是生活或文化的層次,很多的軟性新聞和專題報導,例如兩性關係、家庭問題、生涯規劃、生活情趣等等。很多並非居住在美國大城市的婦女,這些雜誌甚至是她們學習主流文化的管道。然而,這些fashion以外的功能,在台灣被電視談話性節目、報紙、甚至網路給取代了,台灣女性不期待時尚雜誌來教她們這些事。這使得這些時尚雜誌真的只有時尚而已。然而,它們的「時尚」功能還不如日系服裝雜誌呢:日系服裝雜誌(ViVi、Ray、ef、With),羅列每季服裝的流行要素及上市價格,把時尚變成一種操作性概念,可以精細拆解、準確執行,實用許多。(我自己就是 ef和ViVi派的)

這是女性雜誌的部份。要是男性雜誌,的確就如Jerry所言,台灣的男性雜誌想把重點放在性文化,但是揮灑不開,(儘管台灣FHM繁體中文版已經創造出獨特的幽默風格),但整體來說還是在高調(FHM及Esquire美國版)與低調(AV女優?)性感間進退失據,結果弄得都好像十幾歲過動青少年拿性笑話起鬨的程度。

我是同意Jerry的結論的:『對照美日版本,台港版的《Esquire》無意中透漏出「華人男性文化」底層的淺碟子,難怪上層的男人政治戲碼一直這麼難看。勉強編輯們「無米之炊」或許也不是解決的辦法。「兩岸三地」的男人們還是多加點油,拼點「文化」吧! 』或許整體來說,女性時尚雜誌揭示的困境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如果文化真的有厚度的話,那麼分眾和分群的傾向應該更明顯。而我們即使是從談話性節目和報紙家庭版也看不到那樣的東西。一方面也有點感慨,台灣的寫作者的稿酬一向比不上美國。大家最愛提的(爛例子)就是Carrie幫Vogue寫專欄,一字稿酬可是四美金。但是,如果因此而感嘆台灣寫作者得不到合理報酬,倒不如說,這些美國版雜誌上的文字可是牽動到一個社會的文化、認知及消費習慣,所能創造的利益可是比繁體中文版多太多了。這或許就是稿費的「效率市場」吧。

==================================================
最近讀Ppaper,到後來就覺得只是要教我怎樣穿衣服的雜誌,越來越不想要看。反正看了也沒有錢買,等到你自己找到一套適合你的穿法之後,我倒覺得走出自己的個人風格是頗重要的。如果喜歡嘗試求新求變的人,當然是可以繼續參閱,但是就會發現這一些雜誌上的流行很快就會出現在校園裡頭。然後很快的會越來越多人加入這行列。

訴求時尚的雜誌,會搶先報導這一季要怎樣穿,以及如何花最少的錢做最高的重複搭配。但我對於這種競逐式的時尚覺得疲乏。首先是我也不太可能真的照他的方式去作,總覺得上頭的方式不太適合我,其次更有趣的是它告訴你現在這一季的流行重點是什麼,但是我更想要知道的是為什麼這樣的設計,這樣的時尚是很棒的!?

不過我倒是頗喜歡GQ裡頭資深時尚記者袁青的專欄,他讓我看到這一些的時尚的鏈結/戀結。我也相當喜歡錢亞東在一個泊時尚的小弟裡頭的諸多有趣觀點。

我總是在想,這一些雜誌的目標族群到底是誰??以及大量的消費符號在這一些雜誌裡頭流動,總覺得雜誌越來越像是商品型錄。看電視不能好好的看一些優質的節目反而有一大堆購物台,現在連雜誌都感覺很像商品型錄。

看雜誌,真是一門深厚的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