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沒有停止的時間卻又斷斷續續的有如電影分割畫面的日子裡,和文字、書本以及自己接觸,明明有滿溢的情感卻沒有足夠的語彙可以表述。

一旦回到日常生活裡頭,手機響,起床,打開電腦,音樂開大聲點,洗臉刷牙,上下班,上下課,洗澡,開電腦收信,看訂閱的rss,寫網誌,關照朋友的新文章,剩下的細瑣時間也多半是沒有可交談的。即便是每日都會在msn上面看到許多的人,在上班時候跟同事,多半我們說話的內容都不是我想要好好講一講的那一些零零碎碎團塊狀的東西。更何況我也常常開了msn卻一個字都沒講過。

曾想過放棄白描的的方式撰寫我在這地點的關聯以及經手的事情,可卻詞窮的無法用最精確而洗鍊的字句點出重點。因為太多環節是不捨割除,且認為那是可以讓大家了解越了解事情的細節。這樣的文章就已經有人說他不太懂我再寫什麼,我可以理解,不過要拼湊出我的樣貌以及思維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寫的是在不同情境脈絡之下的我,你無法進入那種情境於是能感同身受就更加困難了。

他說我沒什麼生活化的文章,總是撲朔迷離的陳述一些人事物。

或許是因為生活化的我過於少女,過於流水帳,於是並非很想要報導我上了什麼課;上班遇到什麼客人;借書的時候與某個人錯身而過,她的香水味重到差點讓我當場死亡。

又或者因為天天花癡到不想要昭告天下;去上游泳課覺得誰誰誰的身材很好,或者是誰誰誰的長相很優,但是僅止於戴上蛙鏡的時候。一旦淋浴結束後看到穿上衣服,完全無法接受。所以誰說露骨就好,多數我們看到活生生的人類,都是有穿衣服的樣貌,誰會沒穿衣服在接上走動,就算對方的裸體很棒又怎樣!?現在的人都打扮的很有型,我並不想鎮日分析我今天在學校看到哪種裝扮很優,下次可以學起來,反正刻在腦海裡頭有個底就好了。

從習慣見不到以前常見面的人之後,如果一個星期之內連續看到相同的人很多次,就會有一種很噁心的感覺,太常見面開始對我來說是困擾嗎!?應該是我習慣了那種不黏膩的感覺,那種我不需要太常聯絡想要幹麻就幹麻,不需要誰等誰或者誰約誰的約定。開學之後雜事多了起來,所以這種除了課業上需要的雜事之外,我都會覺得能避則避,能閃就閃。我尚未知道我的容許範圍是在哪裡,就已經先感到不悅,我想那的值應該是相當的小。

明白了什麼是孤單以及現實,喜歡目前的生活時間以及空間。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朋友拖著自己的很多時間。

我常說客人是很奇怪的東西,往往就是沒啥特別的日子卻一堆人來餐廳把餐廳擠爆。朋友也是如此,往往會忽然一窩蜂的約了起來,然後行程爆滿。但是嘻笑怒罵的黏膩生活在過了之後,更能夠好好享受平淡,尤其是在浸淫於書本文字當中,透過閱讀以及書寫豐富自己的深度以及廣度,實在是非常愉悅的事情。正如那一本----過於喧囂的孤獨,我稍微改寫為,渡過於喧囂之後的孤獨,也是另一種美。

不過那本書並不是講這件事情,不過也相當好看,我看到第三章結束。

我想我還有很多可以講的,就像是無法遏止的飢渴或是飢餓,需要透過進食去讓自己飽足感。

或許我的怪癖就是,我在過度餵食自己之後,我無法停止的不斷輸出我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