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游牧醫師

我發現真正訓練我一個人生活的,恐怕不是實習階段,而是一個年代,關於資訊與電子的年代。這個年代的本質是打造一個人的生活,告訴你一個人就夠了,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很豐富。藉由連線,一個人足以旅行到地球彼端,即時聊天、傳輸畫面、獲取知識、交易買賣、繭居愛情公寓,豢養寵物......



「一個人」

黃信恩的《游牧醫師》寫:實習的日子裡,我養成一個人躲進值班室,閉門吃飯。但我就是寧願如此,也不願在熟人來去的醫院附設餐廳一個人吃飯。這麼做是不想讓人知道我是一個人,不想讓人揣測我的孤。而這樣的躲避,或許來自我如何解讀他人一個人吃飯:心情不好嗎?被甩了嗎?想一個人靜靜嗎?個性孤僻古怪嗎?我發現,那些尋找的理由往往帶著「ˊ遺棄」的色彩,仔細思索,似乎這城市在「一個人」的訊息上,傳遞的常是負面,斷絕,邊緣,遠勝於冒險,自助與獨立。

自去年幾次旅行後(尤其是花蓮),變慣於一個人的生活,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將感情看得更淡,關於人際關係,一直是自己處理不好的瓶頸,表面上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卻不得不承認性格上具有某種程度的交際困難。難以改善的惡習,企求一種夢幻的來往關係。

如我一般難搞龜毛磁場所能契合者,亦是一個個難搞程度雨我不相上下的怪腳,渴望在怪腳與怪腳之間不需要太多言語就能夠理解彼此,理解彼此身世裡頭層層堆疊,聾啞無聲的背景。能夠交代的事,就不是最在意的;往往沒能說出口的,便是難處之所在。放在心底的恐懼:沒人愛的自我否定、毫無才華與特長的恐慌、尖銳刻薄的對談傷人傷己,皆是自我之惡。

我渴望知道你的一切,你讀哪裡、你做什麼工作、你的興趣、你談過幾次戀愛,你最喜歡的書、電影、音樂、姿勢、食物、香水、顏色、去過的國家、甚至是存款有多少,我都渴望知道,渴望的不得了。

「離島」

愈走愈遠了。自發性的旅行,花蓮,澎湖。跟友人L交換關於旅遊的玩法心得,他喜歡行程緊湊,景點愈多愈好,我貪戀景點與景點之間大塊落時間的浪費與拋擲。倘若能夠選一處離島,用一天的時間,在島上行走漫遊,不知道有多好。設了鬧鐘似的嘀咕著只剩下多少的時間要回到交通船上,沒想到還把外套忘在機車車廂,整個發囧。小黛寫民宿「沙漠風情」,那是我想嘗試的生活。

或許我亦可趁假日到山中小屋避開人群尋找內心的靜謐,那正式平日波濤洶湧的反動。

在望安花宅古厝,佔上一處可瞧附近屋頂之處,再遠是汪洋所在。聽說是電影「看海的日子」拍攝之地,對於只聞其名卻不知內容的我,這望海的古厝,頹圮殘破,鮮少人居此,流離失散的家族,是一本多少篇幅頁數的長篇小說?一如我無從得知當年家裡婆媳問題最難化解的心結多深多重,重至要以當年弟弟早夭作為箭矢,作為難以承受的重最加累在父母親身上?

花宅
ps 望安島;花宅古厝

「旅行」

聽說射手座是個和旅遊有關係的星座。網路上知名blogger工頭堅從事旅遊業,正是射手座。旅行這回事,愈是長大成年後,益發有心得。大學時,社團幹部交接的暑假是很重要的時刻,為此我們規劃安排花東之旅,並在寒假進行兩天一夜的場地勘查熱血之旅,熱血的是我們在初抵花蓮市便租車前往花東的關山一探遊戲地點,然後折回花蓮瑞穗。細部地點確認後,接著是遊戲的安排,戮力於訂房、叫遊覽車、找美食等相關事宜。當兵,很短暫的時間派駐花蓮,遂有東遊記系列之文。彼時同學正在東華念研究所,托他之福,帶我認識花蓮,因此愛上花蓮的璞石咖啡。

花蓮自助旅行,我在民宿自己家睡到自然醒,日光將我喚醒,到咖啡館吃早餐,看書寫字,也閱讀自己。下午騎腳踏晃至創意園區,那裡有楊牧、陳玠安、吳明益......或一個人騎腳踏車到遠離市區的七星潭,只是坐在海岸邊看浪潮。有當地嗜釣者,放長線釣大魚,我在一旁按下Nokia手機按鍵,錄下浪花碎成霧白泡沫的聲響,平日的海岸邊,少了遊客嬉鬧的存在,瞭望遼闊海,直視內心海。

最近我看福利課,有個人走路環島,我覺得對方很了不起,環島尚未結束,過程當中也遇到相當令人挫折的事,愈是如此,我相信環島結束後,會更有用勇氣面對接下來的人生瓶頸,至少,我是有那種感覺的。延畢那年住在淡水的生活,絕非一般人可以輕易感同身受。彼時身上帶著大量憂鬱因子,除了反芻在反芻補習班的教材以外,就是打工打工打工。當兵的當兵、出國的出國、工作的工作,我感受到生命階段的侷促以及窄仄,倘若無法走出來,就會永遠陷落了。

我離開過,所以我再也回不去了。

我始終無法跟新認識的朋友提起那些黑白畫面的過去。他們憑藉著切片似的認識解讀我,孩子氣的行為舉止,纖細敏感的內在,稚氣娃兒臉,尖銳挖苦人的談吐。通通是我,也通通不是我。結束的小說《第13個故事》,主人翁說第十三個故事無足輕重,卻是輕輕的托起整部精彩小說的開端,如此輕亦如此重。

身世這種東西大概就是如此。一個人這件事情也是如此。如此輕、如此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